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私立國家大學洛杉磯校區的華裔留學生何樂為自行投資2萬余元,拍攝一部25分鐘的電影短片《Rock Springs》,講述19世紀末美國歷史上針對華裔勞工大屠殺的故事,得到美國聯邦眾議員趙美心的支持與鼓勵。待影片制作完成,他計劃攜片參加電影展,并沖擊“學生奧斯卡獎”。
今年夏天即將碩士畢業的何樂為,用一年時間籌拍這部“畢業大戲”。不同于大多數畢業生,拍攝電影短片偏愛校園愛情、遠大夢想的輕松選題,他的關注點卻著眼于這段幾乎被人遺忘的、略顯沉重的“洛克斯普林屠殺”歷史事件。
他表示,在2012年總統大選的氛圍中,“中國人搶走美國人工作機會”成了主流社會的重要議題,但很少人正視那段排華歷史。他在調查研究后,撰寫出19世紀末的華裔淘金客在美國遭遇種族歧視,對抗白人勞工工會在懷俄明州洛克斯普林市對華工屠殺的劇本。
劇本初見雛形時,正值美國國會在趙美心推動下就130年前的“排華法案”道歉。他聽聞此消息,感到它與劇本的歷史背景非常吻合,立即聯系趙美心辦公室,提出采訪請求。她得知劇本內容涉及那段讓華裔心酸的排華歷史后,表示支持,還首次透露其爺爺20世紀初來美國打工,遭遇種族歧視,多年后返鄉娶媳婦,在美逐漸站穩腳跟的家族故事。
趙美心不僅和他講述了自家的故事,還為他介紹了一些祖先是華工的家庭,讓他去深入了解。有了有血有肉的故事,劇本逐漸豐滿起來。
開拍前,他遇到的最大難題是籌集資金。一般而言,電影系的畢業生完成一部20分鐘左右的微電影,需耗費1萬元左右。但他希望靠此片敲開好萊塢電影夢的大門,處處力求完美,預算突破2萬元。
他拿出學生時期打零工攢下全部積蓄4000余元,加上一位與他同樣有著電影夢的大學同學6000元鼎力相助,以及父母出資1萬元,電影終于在12月3日如期開拍。
學校名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所在位置:美國,洛杉磯市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919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MBA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39984人院校地址:UCLA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and Relations with Schools (UARS) 1147 Murphy Hall, Box 951436 Los Angeles, CA 90095-1436 電話:(310) 825-3101 Email: ugadm@saonet.ucla.edu9868
影片中的五位主角有三位白人,兩位華人,每人的片酬約為每天100至150元。拍攝八天,僅主角的片酬就花去近四分之一預算。算上片場所有工作人員,高峰時期達到40人,花掉不少經費。為了節省開支,他身兼編劇、導演、劇務、后期制作,甚至搬運、打雜等多項角色。
進入后期制作階段,他忙著剪輯、調色,配上中英文字幕。他表示,待3月底制作完畢,他將把這部短片電影寄到紐約電影節、洛杉磯電影節、圣地亞哥電影節、棕櫚泉電影節參加評選,并沖擊“學生奧斯卡獎”。
即將畢業的他深知電影這條路聽起來光鮮亮麗,卻隱藏著很多圈外人看不到的艱辛與坎坷。他希望將此短片作為敲門磚,打開電影之夢的大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