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本是廣州某知名高中的尖子生,按照正常發揮,能夠穩妥地考上清華大學。然而,就在女兒信心滿滿的時候,西西的媽媽卻希望她出國讀本科,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西西的媽媽告訴記者,她與女兒的溝通非常暢通和平等。“我不會簡單地表示支持還是反對。如果是反對的意見,我會講清楚反對的理由,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怎么思考的,而不是粗暴地思想強加。”反過來,西西在面臨大事時,也不會自己獨自決定,而是將想法告訴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母女意見分歧?擺出觀點多溝通
好不容易說服西西出國留學,西西媽媽卻遇到了第二個困難。由于在美國有親戚,西西媽希望女兒可以去美國;而西西卻喜歡藝術,又不愿被親戚照顧,想前往法國學習藝術專業課程,雙方的意見難以統一。雖然娘倆鬧得很僵,但是西西媽卻沒有強硬地“挾持”孩子的意見,而是理性地分析了西西的法國藝術夢。雖然法國有英語授課課程,但生活上,西西還是會運用到法語。那樣的話,西西就要一邊補習英語,一邊學法語,還要努力適應國外完全不同的生活、學習環境,壓力可想而知。最終,西西接受了媽媽的建議,決定選擇加拿大,一方面可以學會獨立生活,另一方面也有機會在加拿大學習法語,符合她的成長、發展需求。
“牙齒那么漂亮,在別人家就要多笑”
西西的媽媽告訴記者,西西雅思六分,在國內念高中也是在校住宿,所以在加拿大念高三的西西,跟寄宿家庭“媽媽”溝通、生活,應該沒有語言障礙,但需要跨過心理門檻。“我總是同她講,反正牙齒那么漂亮,在別人家里就要多笑,同時要自覺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以免給寄宿家庭帶來麻煩。”西西媽媽說,她還囑咐孩子要主動幫寄宿媽媽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照著做的西西,贏得了寄宿媽媽的歡心,生活上也非常順心。
出國時間較短的西西,已經讓媽媽感到非常安慰:“女兒出國了,對我更體貼,會主動讓我穿羽絨服再出去,覺得女兒真的在長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