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巴西教育部加發地域津貼予留學生 2012年12月21日 10時訊
巴西教育部高等人力培育司于12月11日宣布加發在國外進行研究之該國教授、研究員及留學生的地域津貼。該規定參考國際排名,建置先進國家96個高消費城市的地域津貼,在各該城市留學或進行研究的留學生、研究人員及教授等將可領取外國城市當地幣值400個單位的加給,國際性城市如倫敦、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波士頓、巴黎、米蘭、蘇黎世、日內瓦及雪梨都涵蓋在這96個城市中。
巴西教育部高等人力培育司司長Geraldo Nunes Nephow深信這項新的補助方案將可幫助巴西留學生或研究人員選擇留在國際知名的優質教學研究機構,不因該城市物價因素而影響他們的決定。該司與巴西科技發展委員會已組成工作小組,將定期檢視全球城市名單,以因應國際經濟情勢而隨時更新及調整。
目前巴西在美國碩士班留學生每月可領到生活補助費約合美金870元、在歐洲的碩士班留學生每月獎學金為870歐元;在美國進行研究的教授可領到每月美金5,000元的獎助金。依據巴西教育部的資料,該國留學海外獎學金包括生活補助費、住宿津貼、匯兌補助、眷屬津貼、健康保險及地域津貼。
巴西教育部所提供外國留學生在巴西留學的獎學金則從每月美金830元至美金12,000元(教授級)不等。
巴西為迎頭趕上先進國家,該國總統羅瑟芙(Dilma Rousseff)于上(2011)年底宣布實施總金額史無前例的獎學金方案,以選送國內優秀學生赴國外一流學府進修深造。該項名為《科學無國界》(Ciencias sem Fronteiras)的方案將著重于科技人才的培育,由政府及民間企業以75%及25%的比例共同出資20億美元,設立超過十萬個獎學金名額。巴西現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政府每年約投資GDP的5%于教育發展。
資料
學校名稱:巴西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社設社學,即鄉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