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調查顯示新世代老師接受教改意愿較高 2012年11月23日 12時訊
至2012年度,在美國公立學校任教的老師呈現年輕化的走向,服務未滿一年的菜鳥教師人數超過其它任何年資階層的教師,因此一個名為??「教學加分」(Teach Plus)的非營利機構日前執行了一項調查報告,欲比較新世代老師與舊世代老師對教育現況的看法,這份報告將新世代老師定義為教學年資少于十年的老師,這批新世代老師大約在布希政府執政時期的「不讓任何孩子落后」 (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執行時開始任教,研究結果發現新世代教師對于教育改革的認同程度,例如工資績效制度,顯著大于年資較長的舊世代老師,因此這批教育新血可望成為各種新式教育政策推行能否成功的關鍵角色。 這份調查研究的目地在了解現今在公立學校任教的老師對于教師這份職業有何期待與他們在職場遇到的困境。該研究在全美各地共抽取了1015位教師樣本,其中教學年資小于十年的老師佔了49%,年資多于十年的佔了51%,顯示教學經驗較少的老師逐漸成為學校中新的多數族群(New Majority) 。該報告進而比較這兩批教學年資不同的老師在「學生成就標準和教師責任」 (Standards and Accountability), 「教師效能和評鑒」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Evaluation) 和「工作環境」(Working Condition) 三方面的意見。結果發現在某些傳統的教育議題上,這兩批老師意見相同,例如他們都贊成讓學生與同儕間有更多合作學習的機會可增進學習成效,贊成應該在教師這門專業上設定更清楚可量化測量的教學效能指標,他們也都不認同現今的教師評量方式有益于改善教學,反對延長教學天數有助學習,也反對擴編教室人數以支付老師更高的薪水。
另一方面,這兩批老師在有關于新興的教育改革政策上則有較多不同的看法。在增進學生學習成效上,研究發現新世代老師比舊世代老師更支持利用學生成績等量化資料來改善教學,對學生有更高的期望和標準,且較支持改善現有的教學評量系統。對于師資培育方面,新世代老師中有較高比率的人認為師資培育課程的品質對老師的教學能力有必要的影響,且有較多新世代老師認為現在的教師資格考試範圍并不完善,不足測試出課室教學的能力,而舊世代老師則多數(51%)認為現在的教師資格考試已夠全備。在教師評鑒系統上,新世代的老師中有較多人(71%)同意學生的學習成效應視為教師評鑒的一部份,而舊世代老師則有多數(56%)不贊同。另外,超過半數的新世代老師(51%)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否進步應該占教師評鑒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相較之下,只有少數舊世代老師(23%)同意這項看法。最后,在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度方面,儘管兩批老師都認為提高薪水是重要的一點,但對于如何調整教師薪水結構則意見不同。有較多數的新世代老師(41%)同意以雇員、雇主共同繳費的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401K)取代既定的福利制度,而僅有22%的舊世代老師同意這個方法。當問到是否愿意採用教師薪水以教學績效衡量的工資績效制度(performance-based salary system) ,約有44%的新世代老師支持這項變革,然而僅有15%的舊世代老師愿意接受。這些調查結果指出新世代老師對學生成就的高要求和教師責任的自覺,且能接受用變通的薪水和福利制度來提升教學效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