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瑞典中小學男學生成績表現不如女學生 2012年11月16日 12時訊
「瑞典男生比較聰明,所以不需要念書」到底是不是瑞典學童的迷思?學校又應該如何破除這項迷思呢?瑞典小學九年級(相當于我國國三)畢業生,女生平均成績自1998年起連年均高于男生。自今(2012)年春畢業的小九生中,符合高中理科課程表申請資格的女生占86%,而男生僅占81%,更突顯男學童在校時學習狀況。以各科成績來看,女生成績也是領先男生。各種跡象均顯示女生對成績表現較亮眼,而男生成績卻有待加強。根據瑞典日報教育記者Ms. Lenita Jallhage多年來對各國教育及瑞典學校班級情況的觀察及分析,這項女學童平均成績高于男學童的趨勢不僅是在瑞典,許多國家情形也相似。知識就是力量,為能提高個人社會競爭力,念書及取得一技之長一直以來都是最佳的途徑。一部分研究學者認為男生成績較差的原因在于學校女性化,女教師設計的課程較適用于女生學習。而另一部分研究學者則認為這是社會及家庭中扭曲性別結構影響現在的男女孩,這群男女孩選擇不同策略來適應不同情況。例如:男性(包含成人及男童)「被迫」以不需要念書就很聰明的策略來維持門面,不然會有被取笑「沒有男子氣慨」的危機。對男生來說更重要的是體育方面及其他活動的表現力,這些才有助于提高他在其他男性同儕中的地位。以Ms. Jallhage多年教育記者的觀察經驗來看,女生成績優于男生的情況絕對不是單一簡單原因引起的。就她多年觀察瑞典學校教室的記錄里,她總結認為:這是由于兩性組成的社會深深影響學校男女對角色的認同而造成的結果,間接地反映在男女學生學習成績上,以致于多年來都是女生成績高于男生。許多教室似乎成為男女生的舞臺,性別影響學生整體上課情緒及知識吸收的情形相當明顯。同樣的表現,當女生勇于打破性別障礙獲得掌聲的同時,男生則被嘲笑「不遵守游戲規則」。Ms. Jallhage認為目前不論是學校還是政府都為此做得太少。受過性別教育及對規範批判等知識的教師們都沒能將所學實際運用及發揮在課堂教學上;而學校主管又無實際了解課堂問題,導致許多有遠見及愿意推動這些理念的教師都因而降低熱誠。如此環環相扣的結果是,男學生平均較差的學習結果年年持續下去,始終無法得到解決。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瑞典中小學男學生成績表現不如女學生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