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德國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所在位置:英國,Oxford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096年學歷:語言 預科 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9486人院校地址: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University of OxfordWellington SquareOxfordOX1 2JD,United Kingdom8327
為即將留學的中國學生提供留學新聞:《循著語言的蹤跡去德國》11月09日中國教育報報道。一直以來,留學市場呈現美英澳加等英語國家備受青睞、很多小語種國家受冷落的現狀。當然,也不可否認,一些小語種國家留學正在逐年升溫。到這些國家留學有哪些好處?需要做哪些準備?我們開辟“聚焦小語種國家留學”欄目,有針對性地介紹相關留學信息。
循著語言的蹤跡去德國
目前,德國歌德學院2008年啟動的“學校:塑造未來的伙伴”項目,已在中國17座城市35所合作學校開展德語教學,4500多名學生選擇了德語課。該項目在全球114個國家的520所學校展開,共有15.4萬學生參與學習。
隨著項目的進展,德語學習者如何出國留學提上日程,這也是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與大連一中近日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學校:塑造未來的伙伴’項目學校校長論壇”的重要議題。項目校校長、教師,德方代表共約150人出席會議。我們在領略中德文化交流的同時,了解到德國留學的重要信息。
德語者——
溝通兩種文化的使者
“德國盛產詩人、思想家、發明家,也盛產專利和先進的科學技術,通往這里的鑰匙是德語。德語是一種縝密的語言,其結構是德國文化的一部分。”德國駐華大使館公使、文化處主任薄德翰說。
語言在兩國交往中起著橋梁作用。近來,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北京共同主持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聲明中提到,雙方一致同意深化人文領域交流,并商定于2013年和2014年舉行“中德語言年”。中國教育部國際司歐洲處殷文說:“德國有一句諺語,‘真正的友誼像一株緩慢生長的植物’。”
學習一門外語,對于個人成長具有積極影響。“我們堅信,掌握德語可以豐富個人的發展歷程。”歌德學院中國分院院長安德思說。學外語有諸多意義,它使人接觸到另一種文化,敞開開放的空間,有利于推陳出新。
項目校學生越來越喜歡德語。深圳中學2009年加入合作校,現在有德語學生200多個,國際部主任高青說,今年德語班報名者明顯增多。西安外國語學校德語教師張捷說,有些學生出于新鮮感選擇德語,有些則目標明確,要參加德語高考。重慶清華中學國際部主任張偉說,很多學生因為喜歡德語外教上課而選修德語。
留學者——
隨著語言尋找德國
循著語言的蹤跡,必然會進入一國文化,甚至會催發去該國留學的念頭。“隨著德語課程的推進,希望到德國高校去留學的人越來越多。”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費航說。
德國大部分州的公立大學不收取國際學生的學費,國際學生視同國民待遇。下薩克森州和巴伐利亞州采取普遍學費制,生均學費每學期不超過500歐元。部分聯邦州公立大學只對學習時間超長的學生或攻讀第二學位的學生收取學費,其他聯邦州公立大學不收取任何學費。據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德國政府允許非歐盟國家的外國學生畢業后在德國居留18個月,以便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資質的工作。在此期間,外國學生可不限時間地打工。
2011年,去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5000多人,在德就讀的學生共2.8萬多人。
德福考試院駐中國首席代表白梅女士說,留學申請者一般要通過德福考試和德適考試。
德福考試為全球統一的標準化考試,由德福考試院統一出題、統一評分,其成績與歐洲共同語言指導框架的有關級別相當,考試內容由閱讀、聽力、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四部分組成。
德適考試是標準化的學習能力測試,針對希望赴德國留學接受大學基礎教育的國際學生,考查學生是否具有在德國順利完成學業所需要的學習能力,可以用英文和德文進行。德國的一些大學要求中國學生在取得德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留德人員審核部資格審核之后再參加德適考試。
德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留德人員審核部2001年7月在北京成立,其工作范圍是審核申請人是否具備申請德國大學的入學資格,所交材料的真實性,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簽證服務,協同德國高校選拔優秀人才。該部負責人狄芙麗女士特別介紹了審核面談的內容,她尤其強調:“面談不是語言考試,不是成績測試,也沒有具體的分數。審核證書上的平均分數是根據申請人大學成績計算的。內容涉及申請人所學的專業和具體課程。”預約面談的等待時間通常為6周至8周,可以使用英語和德語,包括15分鐘至20分鐘書面準備和15分鐘至20分鐘的面談,每人有三次面談機會。
面談通過后約10天內得知面談結果,通過審核后可以得到十張審核證書,證書長期有效。
招生者——
忙碌著尋找優秀中國學生
目前,德國有約25萬國際學生,其中中國學生的畢業通過率最高。優秀的中國學生成為德國大學招攬的對象。
“中國學生在帕德伯恩大學國際預科部適應得很好,中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很快、很扎實。”帕德伯恩大學國際預科部榮譽院長格雷格爾·費爾斯說,“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不愿對別人,特別是對比他年長的人說不,提意見。與德國學生比起來,中國學生的實踐能力稍差些。”為了幫助中國學生適應,學校有不少中國雇員。在校園里,中國學生和德國本土學生雖然住宿區不在一起,但是上課、做實驗時都是在一起的,不會出現扎堆兒現象。帕德伯恩大學歷史悠久,與青島科技大學開展過10多年的項目合作。
格雷格爾·費爾斯此行大連專門帶了一個中國龍圖案的領帶,這是他今年參加南京大學校慶時收到的禮物。他喜歡中國,喜歡中國文化,當然,也歡迎中國學生去他所在的學校留學。
先申請一所國外大學,再申請更有名的世界名校,是很多國際學生的選擇。蔡一帆是蘇州中學畢業生,今年畢業于德國不來梅市的雅克布大學,已申請到牛津大學的入學機會。據雅克布大學招生代表陳雪梅介紹,該校倡導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結合。蔡一帆上過的一門倫理學與醫學課,由一位人文教授和一位科學教授共同主講,兩位教授就同一個話題發表不同的看法,他從中悟到了跨學科研究方式。
同時,一些大學以“便捷”來吸引國際學生。
德國卡爾斯魯厄工業大學的施特凡·斯克蘭卡介紹,該大學在北京理工大學設立專業測試點,以簡化中國學生入學流程。測試每年7月舉行,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和德語等,與德國高校預科部所執行的評估測試水平相符。
法蘭克福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大學的招生代表馬蒂亞斯·迪德里希介紹了申請者從中國通往法蘭克福的“路徑”,首先是在“學校:塑造未來的伙伴” 項目校學習德語,畢業并參加高考,然后暑期參加語言強化班,進入國內大學并在大學第一學期繼續學習德語,最后提出申請,通過資格審查,被歌德大學“上大學預備項目”錄取。
參與者——
除了留學還有其他目的嗎
說起吸引國際學生前來留學,人們總會和“貿易”聯系在一起。中國留學生在美、澳等國每年的巨額花費,都讓人有類似的聯想。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國政府更加注重通過吸引留學生來刺激經濟復蘇。
薄德翰說:“德國的高校吸引中國學生留學,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吸引好學生去學習,看重的是中國學生的質量。”
留學,是“學校:塑造未來的伙伴”項目進展中“派生”出來的一個目標。項目課程專家胡朵拉博士說,項目初衷是希望中國學生了解、喜歡德國和德國文化,或者喜歡文學家歌德,并不是為了留學。為了激發中國學生學習德語的興趣,歌德學院還推出了“歌德課堂”項目,會議期間舉行了6所新加入的 “歌德課堂”項目校揭牌儀式,它們分別是武漢一中、武漢市常青一中、華南師范大學中山附中、北京海淀區知春里小學和寧波外國語學校。
但事實上,留學似乎成了很多德語學習者的主要目標。
其實,留學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并會促進文化交流。只是,如果留學純粹出于尋找“出路”等功利目的,就會變味兒。法語聯盟、孔子學院等都有可能遇到這個問題。
這也可以成為拷問學校國際化建設和多語種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近年來,不少學校把發展國際部作為重要戰略。如果完全出于功利目的,最終只是多一個國際化量化指標,多吸引優秀生源而已,于文化育人的實現、學校精神的升華等并無多大裨益。對留學者來說,如果只是為了謀個好出路,也只是增加了個人教育經歷和財富。當然,這客觀上都會體現不可忽視的社會價值,但終究是功利的追求,而缺少理想與超越的色彩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