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調查超過六成的LGBT學生覺得校園不安全 2012年09月14日 12時訊
美國「男女同性戀與非同性戀教育網」(Gay, Lesbian and Straight Education Network,GLSEN)于本(2012)年9月5日公布「2011年全美校園環境調查報告」(2011 National School Climate Survey, NSCS),報告指出,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之學生,或具有這些傾向的學生(統稱為LGBT),10個中有6個表示他們覺得在校園中并不安全;81.9%的LGBT學生表示,曾因他們的「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而遭受言語上的騷擾;71% 曾經聽到厭惡同性戀標籤(homophobic marks)的語彙。
「男女同性戀與非同性戀教育網」(GLSEN)成立于1990年,為一個美國全國性的教育組織,其成立之宗旨在致力于確保所有學生的校園安全,期藉由教導學生尊重與接納他人,營造校園安全環境。近十多年來「男女同性戀與非同性戀教育網」(GLSEN)每年公布有關校園環境調查報告,為唯一一份持續調查全美LGBT學生校園經驗的報告。2011年的報告係針對50州及華盛頓特區的8,584名學生進行調查,其主要發現如下:?81.9%的LGBT學生表示曾因「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而遭受言語上的騷擾;38.3%曾遭受身體上的騷擾;18.3%曾遭受身體上的攻擊。?63.9% 的LGBT學生表示曾因「性別表達」(gender expression)而遭受言語上的騷擾;27.1%曾遭受身體上的騷擾;12.4%曾遭受身體上的攻擊。 ?63.5%的LGBT學生表示因為其「性取向」而覺得在校園中不安全;43.9%因為其「性別表達」而覺得在校園中不安全。?LGBT學生覺得校園中不安全的場所包括更衣室(39.0%)、廁所(38.8%)及體育館(32.5%)。
「男女同性戀與非同性戀教育網」(GLSEN)指出,2011年的報告顯示對于反LGBT的語言發生比例有逐年下降趨勢,尤其因「性取向」受害的比例更呈現首次明顯下降。GLSEN并針對報告的數據分析提出幾項積極介入與支持建議作法,包括:?成立「校園同性戀與非同性戀聯盟」( Gay-Straight Alliance, GSA)有助讓LGBT學生有更正面的校園經驗,包括較少負面標籤語彙、較有安全感等。有GSA 的校園LGBT學生覺得不安全的比例為54.9%,低于其他的70.6%。?學校有開設「涵蓋LGBT的課程」( LGBT-inclusive curriculum),例如包含有LGBT正面代表的歷史或事件之課程,有助減少負面標籤語彙、有助讓LGBT學生感到被接受。學校有「涵蓋LGBT的課程」之LGBT學生覺得被接受的比例為67%,高于其他的33%。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