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學生紀律日趨嚴重,已敲響警鐘,馬來西亞家教協會呼吁,學校恢復體罰,但卻不贊同公開鞭打。全國家教協會主席拿督莫哈末阿里哈山說,只要教師認為是合理的處罰,教師應被賦予鞭打犯錯學生的權力。此外,他也表示家長也應獲準在家鞭打做錯事的孩子。"我并不是提倡公開體罰,因為這將讓學生感到難堪。我們說的體罰,僅是作為家長在家及教師在課堂懲罰孩子及學生的一種做法。"
家教協會主席阿里也促請教育部設立更好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以解決全國學生日益惡化的紀律問題。教育部副部長拿督莫哈末卜艾說,教育部絕對不會對學生的紀律問題妥協,特別是欺淩及私會結黨問題,這些都必須認真對待并解決。
逃學的紀律問題也很嚴重,根據教育部的今(2012)年初的調查報告指出,2010年至去(2011)年為止,國內小學逃學個案已超過1萬6千宗。中學的情況比小學更嚴重,2010年一共有超過1萬1千宗個案,而2011年共有1萬488宗個案紀錄在案。
雖然教育部一再保證,學生的紀律問題仍受控制,可是最近發生的一宗中學五年級學生被同班同學兩度毆打,令學生紀律問題再度引起關注。有監於此,全國家教協會促請政府實施改革政策,其中包括恢復鞭打教育。鞭打教育其實并非一個新鮮課題,在過去也有大多數的意見認為鞭打只會加重學生的壓力及影響他們的情緒,也有的人認為會使學生的行為更叛逆。政府已於2004年禁止學校公開鞭打學生,但校長仍允許在有證人的情況下,在校長室鞭打學生。全國教學專業職工會(NUTP)總秘書駱燕萍認為,鞭打不是解決紀律問題的辦法。"有許多家長都不贊成這個方法,而且體罰也被視為侵犯人權。"駱燕萍認為,校長應該找出一個創新的方法來減少紀律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