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教育專家在分析2009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時,另外透過1,500份問卷對「青少年暴力經驗普及程度與高危險族群」此一主題進行調查,希望了解青少年在校園及家里遭受暴利的情形,但是結果出人意料,一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暴力使用問題遠比想像中嚴重。
根據調查,在15歲的男孩中,平均每4個就有1個在半年中遭受每月至少2次的暴力行為,其包含推、打、踢、踩等暴力舉止;超過40%的男孩曾在半年內遭受1次暴力行為。最令人擔憂的是,也有超過40%的老師對此類暴力舉止視而不見。
另一方面,調查也發現,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遭受暴力對待;在義務教育階段中,以升學取向為主的學校發生暴力行為的機率較其他型態的學校(普通中學、學徒制工藝學校及特教學校)低,尤其設有入學考試的文理中學,因為建立了入學篩選機制,所以發生暴力問題的機率也稍低;此外,跟以往研究結果不同,本次調查也顯示,具有移民背景的學生也比本地學生更容易遭受暴力待遇。
另外,將此調查結果與2009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一起比較,會發現未遭遇暴力對待的學生,其學習成就表現較佳。但以性別分類時,涉入暴力問題的男學生,不論是施暴者或受虐者,也不論是否遭遇相關暴力問題,都沒有統計結果顯示這些因素與學生成績有所關連。請轉載的同學把www. 出國留學網版權信息轉載,尊重我們,謝謝!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