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無需為醫生資源在未來供過於求而感到焦慮或擔心,因為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已針對此事表示深度關注。高等教育部副部長拿督塞夫丁阿都拉認為雖然醫生過剩但仍不至於拉響警報。他認為,在短期里培訓出太多醫生,或醫生在倉促受到訓練的情況下而導致醫生素質下降或受影響的問題并不存在。"盡管醫生人數將越來越多,但與其停止醫科培訓計畫,高等教育部決定把重點注重在提升及改進醫科畢業生的素質。"高教部副部長也說到,醫科學生過剩的問題,只是將導致導師無法考慮到每個學生,給予必要的關注以及未必每個學生獲得臨床實踐的機會。
"我們一直在努力克服這個問題,確保每所提供醫科的大專院校擁有自己的醫療培訓中心。例如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與馬來西亞沙登醫院關於將後者轉換成真正的教學醫院的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塞夫丁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講師與學生的比例便可以保持在黃金比例,以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臨床實踐的機會。此外,他也表示,高教部有信心在未來的數年內,使得國立及私立大專院校獲得醫療培訓中心,讓每個醫科學生都有有實踐的機會。
馬來西亞醫藥協會會長瑪麗卡多莎醫生說,政府需要高度注意大量培訓醫科學生的大專院校。她認為我國不應該在不受到控制下大量培訓醫科畢業生,她也警告說,不應該在倉促的情況下大量培訓醫科學生,因為目前缺乏足夠的醫務人員去指導或培訓實習醫生。"實習醫生及醫務人員的理想比例是5:1,但現在卻是12:1。"
她說,政府根據專家的數量錯誤地分配實習醫生。政府應該只計算醫藥領域、外科、婦產科及緊急或麻醉專家的數據,因為有些專家例如病理學及放射學等專業領域并不接受實習醫生。但這些專業領域的醫務人員數量也被計算在內,導致大量不成比例地分配給每個醫療中心的實習醫生。瑪麗卡多莎醫生促請政府應注重專科醫生的培訓,而非一昧生產大數量的醫科學生。此外,她也希望政府應給予愿意在鄉區服務的醫務人員更多津貼,因鄉區及城市的醫務人員分配比例未達到最理想的比例。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