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資訊】英國如何能夠為中國學員提供物有所值的MBA課程 “您稱呼我圣地亞哥(Santiago)就行了”,初次見到IE商學院(Instituto de Empresa)院長Santiago Iniguez,正當記者記者努力試圖用英語的發音拼讀Iniguez這個姓氏單詞時,一個富有磁性的聲音從這位容光煥發、溫文爾雅的紳士口中帶著韻律傳出。作為IE商學院的院長和IE大學的校長,Santiago被英國《金融時報》尊稱為“力推歐洲商學院國際化的關鍵人物之一”。在商學院和大學日常管理事務之外,Santiago還是IE商學院的戰略管理教授。自從2004年8月就任IE商學院院長以來,Santiago從戰略管理的角度運營IE商學院,不斷強化創業精神,并逐步引入在線和課堂面授教學相結合的MBA教育模式,受到國際同行的追隨效仿。日前,記者在倫敦獨家專訪了Santiago院長,深入探究IE商學院如何能夠為中國學員提供物有所值的MBA課程?IE商學院如何不斷改革從而引領行業的成功模式等問題。大力吸引中國學員增加中國戰略合作記者:我們留意到IE商學院專門設立了一個華人女性學員特別獎學金,并且在校區組織特別活動慶祝中國新年等,在吸引中國學員方面,IE還有哪些方面的舉動?Santiago:在吸引和服務中國學員、以及保持和中國密切聯系方面,IE有非常好的記錄,主要能夠從幾方面看:首先,我們已經吸引了許多素質非常高的中國學員,并且不斷地增加對中國潛在學員的吸引力,從本科學位課程到EMBA課程,也正是因為此,我們特別設立了中國女性學員特別獎學金,吸引未來的華人女性商業領袖來到IE進行學習。其次,我本人是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同時IE商學院與中國的部分知名高校聯合在上海和北京提供MBA的課程項目,同時我們正在計劃增加和擴大在中國的商業管理課程項目。另外,由于IE商學院是一所國際商學院,面對全球化的局面,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保持和加強與中國的關系,通過我們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增強在中國的項目和活動。與此同時,也要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加強有關中國元素的項目。記者:對于中國的學員,花費不菲的學費學習MBA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獲得高端的商務管理人士的校友和社交網絡。作為一所位于西班牙的商學院,如何才能滿足中國學員的這項需求?Santiago:IE具備非常堅實的、國際化的和實力強大的校友資源網絡。首先,我們有一個超過40000人的校友網絡,他們是過去35年來畢業于IE的不同專業和課程的商業管理精英,這個網絡的力量非常強大,尤其是對于希望創業的中國學員而言。IE商學院是世界著名的創業家、企業家的搖籃,我們在IE校友和商業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商之間搭建了一個非常緊密的橋梁。我們非常鼓勵那些希望創業的人士和我們聯系,我們非常樂意提供一個非常強大的創業資源網絡。另外,我們還在世界各地設立了25個辦事處,不僅能夠為學員服務,同時也致力于全方位支持我們的校友。記者:IE商學院本部位于西班牙,從語言和地域的角度看,并沒有倫敦或者巴黎的吸引力,IE商學院用什么來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來自于中國的 學員?Santiago:在西班牙,尤其是在IE商學院學習,我們是公認的連接歐洲和南美洲、歐洲和非洲的紐帶橋梁,進而更加緊密地聯系著世界的更多區域。西班牙依然是眾多國際大型跨國公司的本部基地。無論是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能源行業、金融服務行業、零售產業,還是電子電訊服務行業,這些公司在許多新興國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國家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相信,中國的管理者能夠從西班牙的跨國公司于過去多年里在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的商業運營中學習到很多實用的知識。對于中國的企業管理者而言,如何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發展業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這些技能和知識都能夠在西班牙、在IE商學院全面掌握。商學教育需不斷創新中國元素日益重要記者:在過去十多年里,商業管理學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您認為IE商學院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革?Santiago:從商業管理教育興起大約100年來, 自身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仍然是炙手可熱的。不僅從傳統的全日制MBA教育,還要從更加寬泛得MBA教育模式分析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多年來,商業管理課程的層次不斷提高,從MBA到EMBA;課程的形式逐漸多樣化,從單一的地域進行課堂教學,到課堂面授和遠程在線結合,以及全球多點授課等形式。這些創新從部分程度上保證了商學教育的長盛不衰。我堅信,當前世界需要的,正是出色的經理人和企業家,商學教育的宗旨正是為世界最大程度地提供這些人才。我認為,在未來,MBA教育前景依舊燦爛無比。記者:商學教育的變化是否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多大程度?Santiago:新興市場的的確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商業管理教育。在過去15年里,我們見證了中國商學院的蓬勃發展。目前,至少有5家中國的商學院在世界權排名中位居前列,顯示了中國商學院急速上升的國際地位。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商學院躋身世界前列。我認為,中國的商學院需要發現屬于自己的道路,發展屬于自己的風格。相對于美國的商學院,歐洲商學院更加具備和能夠勝任成為中國商學院的模本,因為歐洲商學院和中國商學院在很多方面的相似性。幾乎所有的中國商學院依賴成功的課程運營收益支撐正常運轉,這就意味著商學院必須非常緊密地適應市場的需求,這和歐洲的情況非常相似。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將有大量的MBA教育的新事物來自于中國的商學院,比如更多的研究項目、商業案例等。我們需要知道更多的在中國經營商業企業的知識,我們需要中國的商學院編撰研究更多的中國商務模式,我們需要更多的有中國商務和管理專家撰寫的論文和書籍。而從目前大量的商業著述的索引看,大部分有關中國商業管理的著述,是由來自于西方的專家學者到中國進行教學和研究后撰寫的。因此,我們急切地需要中國本地的商業管理學的專家學者迅速地彌補這方面的缺失。如今,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商務和跨國企業的重心之一,在未來商業管理方面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中國商業管理元素將越來越重要。力倡創業精神打造企業家搖籃記者:我們獲悉,創業精神是IE商學院重點倡導的核心價值之一,IE商學院無比重視創業精神在課程項目中的體現,學校的創業活動項目甚至得到包括英國查爾斯王子的大力支持。請問IE商學院從哪些方面增強學員的創業精神和能力?Santiago:IE商學院的創業項目和價值觀不僅得到了查爾斯王子的大力支持,我們還非常榮幸地得到世界著名的創業家和實業家的全力支持,包括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谷歌的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等等在內的大量商業精英,其中包括許多IE的校友。其實,大量的IE畢業生在各地創業并成長為實力強大的企業家,不僅是在西班牙,還在世界各地,包括拉丁美洲、北美、亞洲等地。我們期望來自中國的校友創業成功并發展壯大。創業精神貫穿IE商學院的課程和項目,隨處可見,充滿在IE的教學氛圍中。學院在剛一踏入IE商學院校門,就能立刻感受到這股創業家精神。IE商學院本身就是一批企業家創建的,同時由企業家運營的的商學院,所有的院系由創業精神所主導,我相信未來的創業家能夠在IE感受到萌動創業的生機活力。記者:眾所周知,當前世界范圍內的MBA畢業生就業環境并不樂觀。通過鼓勵學員們自主創業,是否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Santiago:IE商學院鼓勵學員們自主創業具有很長的歷史。我們經常對畢業學員講,設立自己的公司,要遠遠勝于為他人服務。通過創業,你能夠成為自己的主人,不用依賴其他人。這也是我們更歡迎、更能吸引希望自主創業的學員,而不是希望在傳統就業市場工作的學員。盡管我們和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或投資銀行有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但是我們更加鼓勵學員創業,而不是傳統就業。我們更加歡迎那些愿意在所屬行業改變游戲規則、希望為更美好的世界做出創新的人士加盟。因此,和其他商學院相比,創業精神是我們得以出類拔萃和長期領先的價值核心。記者:您認為在商業管理教育中,硬技能和軟技能哪個更重要?Santiago:我想,硬技能和軟技能應當充分結合在一起,并且有很好的平衡。商業管理的硬技能是企業管理人士必須具備的,但是作為一個好的經理人和企業領導或領袖,需要有非常強的領導力,而領導 力更多的是軟技能的彰顯。軟技能讓人更好地領導多元化的團隊,更好地理解企業的多元文化,讓你成為一個管理心理學家等。但是,從一個企業的日常運營看,管理者需要能夠讀懂財務報表,快速理解技術報告,高效睿智地管理自己的團隊,這些都要求管理的硬技能。因此,出色的管理者顯然是硬技能和軟技能的結合體,同時還要具備我所定義的管理者精神——你需要勤懇敬業、嚴于律己、具備人道主義精神,需要精讀經典著述、熟知歷史知識、熟悉人類行為學等。因此,成為出色的商業領導,不但需要掌握硬技能和軟技能,還要具備更多的技能和實力人文歷史融入商學教育創新才能引領行業標準記者:您始終強調MBA教育必須不斷創新才能生存發展。在過去多年里,IE商學院進行了商學教育的創新?Santiago:是的,我們必須不斷地創新,才能保持優勢。在過去的多年里,我們主要從幾方面突破創新,引領行業標準的:首先,我們在過去多年不斷提高人文學科在IE商學院MBA課程中的比重。比如在我們和美國布朗大學聯合進行的EMBA課程中,我們引進了常人不能想象的歷史課程、通用的設計課程、人類行為學等。比如,從一個建筑設計師的角度,從外觀審視一棟建筑的標準,完全能夠啟發一個企業管理者審視所管理的企業。一個經理人很有可能從建筑設計師那里得到如何審視企業風險的靈感。同樣的,學習歷史,能夠讓商業管理人士更精通一個國家的商業背景和歷史規律、經驗教訓等。學習地域文化,更好地了解區域市場的風俗習慣、人文典故,從而能夠尊重當地的成俗,才能成功地管理當地的商業企業。在線和面授結合商學教育的未來記者:由于IE商學院推出了在線和面授相結合的MBA課程,受到批評人士對于課程質量的質疑。你如何解釋?Santiago:我想,大部分批評者來自于那些懼怕或回避新興科學技術的傳統商學院。但是從我們IE商學院的事實證明,在線和面授相結合的MBA課程為學員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模式,與此同時,這種模式更好地適應了當今國際商業管理人士的急切需求。在線和面授結合的課程不但能夠滿足學員在學習的時間和方式上的靈活性需求,同時在為學員提供管理必須的軟、硬技能之外,還提供了現代管理必不可少的新興網絡媒體的溝通技能。當然,我們提供的在線和面授課程絕對不是傳統的大規模遠程教育或所謂的函授教育。我們允許的班級規模和全日制在校學員班級規模一致,師資完全一樣,從而確保學員們通過優質的在線資源、由資深教員精心組織的小規模的在線深入討論等教學質量。正是我們在此類教學模式上的成功,因而被其他知名的商學院借鑒。可以預期,在不遠的將來,在線和面授結合的MBA教育模式將成為優質商學管理教育的典范而迅速擴展,因為這種模式緊扣了時代的脈搏,受到商務管理人士和企業的強勁需求所推動。記者:那么這種在線和面授結合的模式是否也提高了MBA學員和商學院的教學效率呢?Santiago:的確是這樣。但是我想補充一點,在線授課未必會提高教師的效率,或降低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反地,對于在線小組討論等環節,教師在時間方面的付出遠遠超過傳統的在校課堂面對面討論。但是在線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給學員提供了便利,可以兼顧商務管理和學習,不必脫產深造。我堅信,只有通過在線和面授相結合的模式,才能適應更多的高級經理人士的需求,才能推動商學院真真正正地國際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