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國家自2008年開始推動免費分發Xo型電腦給所有初級公立學校師生的《一學童一電腦》(OLPC)方案以來,迄今已歷四年,美洲開發銀行(BID)在今(2012)年2月公布了一份有關實施成效的調查報告,指出該方案雖然提高了各國電腦使用的普及程度,但是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果并沒有明顯的提升效果。盡管如此,BID認為是OLPC仍應繼續推動,并充實配套措施,特別是加強教師的電腦職能訓練。
OLPC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於2005年所發起,并為此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其宗旨在於生產及提供百元電腦給開發中國家,以縮短全球數位落差。拉美地區已逐步實施的國家包括秘魯、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哥倫比亞、墨西哥、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等,其中烏拉圭在2009年10月發放電腦給全國36萬余名公立小學學生及近2萬名教師後,成為全球第一個達成一學童一電腦的國家。。
BID所進行的調查挑選了秘魯319所獲得發送電腦的鄉村初級學校做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OLPC對於拉近該國富裕及貧窮人口之間的數位差距有正面的效果,令鄉村地區的師生能有接觸高科技的機會,并得以在極短時間內進入數位世界,學生的學習潛力也因此獲得啟發。然而在另一方面,令人失望的是學生在數學及語文等二個主要學科上的考試成績卻沒有因而獲得改善,也沒有證據顯示有了電腦之後他們變的比過去更愿意上學或在課業上花費較多時間。
為了實施OLPC,秘魯政府總計花費了2億2,500萬美元采購電腦分發給全國90萬名公立初級學校學生,但依據教育部月前公布的資料,全國七歲學童在語文及數學科目上達到應有水準的分別只有30%及13%。報告執筆人之一,BID教育專家Eugenio Severin指出:「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認為從政府供給一些電腦設備給學校學生,就希望鄉村地區學童的學習進步神速,在秘魯這樣的情況至少沒有發生過。」
Severin建議所有實施OLPC的國家都必須提供學校及學生更豐富的語文及數學教學軟體,以確實改善教學品質。其次,在分發電腦之前必須先對教師的數位教學能力進行充份的訓練,因為有許多秘魯教師在拿到電腦之前只受過40小時的培訓,他們可能根本還無法熟練地使用電腦,更遑論運用電腦進行教學。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在4月7日也刊登文章,指出OLPC不僅未對開發中國家的教育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成果,這表示各國政府投入了大筆資金,得到的成果卻很貧乏。文章中也點出問題之一在於學生的學習速度一般而言要優於教師,故倘若後者所獲得的訓練不夠,缺乏教學技巧,然則投資這麼多經費在電腦上只是一種浪費。
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