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市東區一位16歲國中三年級的姜姓學生說,他每天平均上網玩游戲一兩個小時。據了解,他上網游戲的時間,比其他相仿年齡同學少些,因為他每天晚上還必須去補習班上課;他通常利用學校放學後到晚間去補習班之前的空檔時間,以及夜間補習結束回到家以後的時間,上網玩游戲,而沒有去補習班的其他同學,平均每天上網玩游戲的時間,約在四到五個小時。根據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這位姜姓同學的每日上網游戲時間長度,僅是一般兒童少年上網玩游戲時間的平均數。
南韓性別平等與家事部(Ministry of Gender Equality and Family)的調查研究發現,去(2011)年,十多歲大的青少年周一至周五每天上網玩游戲平均96分鐘,星期六、日周末時段,則平均每天上網玩游戲168分鐘。2008年的相同調查結果:是平日每天平均78分鐘,周末假日每天平均115分鐘。從這相隔三年前後兩次調查結果分析,足見沉迷上網游戲的青少年兒童人數,正有愈來愈多的發展趨勢。
這項調查是在去年10到11月間實施的,當時南韓政府還未立法禁止16歲以下兒童少年午夜12點到清晨6點上網游戲;問卷查訪對象除國中與高中職在校生以外,還抽訪了6,514名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調查結果發現,百分之62的兒少學生回答說,他們多在午夜12時到清晨6時上網游戲;其次,由於上網游戲的兒少人數大增,閱讀紙本書籍的就顯著減少,約四分之ㄧ的受調查學生說,他們每個月連一本書都沒讀完過,但小學生閱讀書籍的人數要比國中與高中職學生閱讀書籍的人數多。
那位姜姓學生說,即使是「禁止16歲以下兒童少年午夜12時到清晨6時上網游戲」的法令實施後,他仍常用他母親的住民登記證號碼(譯按:同我國民身份證字號)在午夜後上網玩游戲。
性別平等與家事部的調查還發現,有上網玩游戲習慣的青少年兒童,大多是因為受到周遭許多沉迷上網游戲同儕們的影響,反之,上網游戲較少的青少年兒童,通常他們四周的同學也都對上網游戲不甚熱衷,即所謂物以類聚、臭味相投的緣故。
一位林姓國中女老師,就夜間上網玩游戲在青少年圈圈里的意義,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她說,上網游戲已是青少年之間一種很普遍的社交同樂活動,譬如相互約定「今夜11點一起上網玩」,而受邀不上網的,往往就會被他們那群朋友給疏離,甚至被霸凌欺侮。
調查獲知的另一普遍現象,是沉迷網上游戲的男少年比女少年多許多,因為每十名男少年中,九名上網玩游戲;而女少年中,十名女少年,至多五名上網玩游戲。
上網玩游戲的兒童少年之所以大增,至少部分原因是各種類型的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越來越普遍。
如今,中小學生里,百分之90有手機;去年,回答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青少年兒童占百分之36.6,前(2010)年僅有百分之6,短短一年,就足足增長了6倍以上。但在用手機上網玩游戲方面,男生與女生沒有什麼差別。
那位姜姓國中生又說,當他感覺無聊時,就會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玩游戲,但不喜歡用電腦上網與同學一起玩游戲;現在,不論男生或女生,都喜歡用手機玩游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