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恰逢中荷正式開展外交關系四十周年,除了各類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以外,在荷蘭的中國留學生也揮動乒乓球拍,與荷蘭的乒乓球愛好者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乒乓球外交”。近日中國留荷學生學者聯合會聯手荷蘭乒協,在中國駐荷蘭大使館教育處的資助下,在荷蘭中心城市烏特勒支舉辦了中荷乒乓球友誼賽。來自荷蘭各地的中荷業余乒乓球選手與拉拉隊百余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比賽有八支中國留學生隊以及四支來自荷蘭乒乓球俱樂部的荷蘭隊。通過小組抽簽展開熱火朝天的小組賽,小組出線隊伍有角逐了淘汰賽,半決賽以及決賽。經過一天的球桌殊殺,冠亞季軍全部被中國留學生隊伍包攬。瓦格寧根留學生隊獲得了季軍,鹿特丹隊獲得了亞軍,以理工科碩士博士生組成的代爾夫特隊獲得了2012年的冠軍。雖非專業選手,平時也都忙于課堂學習與實驗室研究的中國留學生們看上去并不專業,但球臺上展現的靈活多變、應對自如讓荷蘭俱樂部的選手們耳目一新、佩服不已。
比賽當日,為了活躍氣氛,來自荷蘭國家隊的卡拉諾文和泰克戴克斯也為現場選手和觀眾奉上了風趣的表演賽,并邀請到場觀眾上場較量。比賽間隙,主辦方全荷學聯更是提供了豐盛的中式自助餐,為荷蘭選手和中國留學生提供更多交流的空間。
本次全荷學聯與荷蘭乒協的合作是基于2011年鹿特丹世乒賽雙方良好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的。雖然在荷蘭的中國留學生從數量上看并不如英國、德國或法國,但他們朝氣蓬勃,積極融入荷蘭社會,深受荷蘭人樂觀向上的民族精神影響,他們勇于展現自己的才華,也擅長交流與表達。2011年的世乒賽上,他們身穿橙色志愿者服裝穿梭于場館,用獨立性和紀律性贏得主辦方的贊許,用樸實真誠的笑容贏得觀眾們的尊重。自世乒賽的成功合作后,荷蘭乒協便積極與全荷學聯合作,向荷蘭各地的俱樂部推薦中國留學生,鼓勵留學生參加荷蘭當地的乒乓球比賽,與荷蘭的乒球愛好者切磋交流。一方面,這一股新鮮的中國血液推動了荷蘭民間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另一方面,讓中國留學生在緊張的校園生活之余,更多地了解荷蘭社會、走進荷蘭人生活。
數十年前的中國乒乓球專業選手身負重任與歷史使命,用小球翻開中國外交的新篇章。數十年后,負笈游學的中國留學生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有同樣的一顆小球將中荷民間友誼向前推進,即用自己嫻熟的球技讓荷蘭人感受中國人的靈活開放,又通過緊張激烈的比賽加深了自己對荷蘭體育社團的了解,結交了荷蘭球友,不失為一件樂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