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推薦缺德舅的酸奶和tart(餡餅)”、“到猴父子買了牛排”,這些都是“吃貨”口中最常聽到的名字。以出售各種有機食品、在華裔消費者中積累不錯口碑的兩大連鎖超市TraderJoe's和WholeFoods,被華人食客分別音譯為“缺德舅”、“猴父子”,帶點戲謔意味的音譯傳神又親切。
連鎖量販店Costco可能是搞怪中文譯名最多的洋商家,“摳死摳”、“靠死摳”、“靠死磕”,這不僅是謔稱,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消費者對商家的看法。Costco每月都會有部分商品折扣優惠,但近年來華裔消費者紛紛抱怨折扣越來越不給力,食品、日用品等招牌商品的價格普遍上漲。消費者們發揮“聰明才智”,“靠死摳”便應運而生。另因商家對會員卡使用的檢查越來越嚴格,退貨政策也比過去收緊許多,有消費者只能“靠死磕”與商家據理力爭,由此Costco得到了第三個謔稱。
即便像BestBuy這樣已有中文譯名的商家,也仍逃不過華裔消費者的“毒舌”。“敗死敗”、“敗死唄”都較常用,Macy's也得到一個“沒戲”的謔稱。而法國奢侈品龍頭“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因其縮寫LV與計算機漢語拼音系統中“驢”的拼音相同,因此LV包如今又被譯成“驢包”。而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臉譜”也被許多華人用戶直接音譯為“非死不可”。蘋果公司的產品也遭遇了新譯名,iPhone被音譯為“愛瘋”,iPad則被譯為“愛怕”,今年3月推出的NewiPad也被賦予“牛排”一名。
此外,還有不少搞怪音譯也是消費者常用的,例如折扣券coupon往往被譯為“哭胖”、“胖子”,而各種商品又有各自的“胖”,奶粉“哭胖”被稱作“奶胖”便是由此延伸而來。(周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