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如有機會,約一半的南韓中學生想到其他國家居住生活。
依據本(2012)年2月27日公布的這項調查所獲訊息,百分之58的高中高職三年級學生與百分之24的國小四年級學生表示,如果可能,他們想遷居外國;約百分之50的國中生與高中高職生認為,南韓不是個好居住、好生活的國家。
這些訊息是南韓國家青年政策研究院(National Youth Policy Institute - NYPI)去(2011)年5月到7月自全國各地抽樣調查9,400名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中高職學生後,經統計分析得到的結果。
該院指出,此項調查所獲訊息,充分顯示青少年學生對目前以競爭為導向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過度重視出身學校與文憑學位的價值觀及社會環境,表示極度的不滿與不信任。
調查結果還顯示,青少年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就讀學校年級的升高,對自己國家的政治制度轉趨消極不滿,愛國意識減弱。譬如國小四年級學生認為國家政治制度好、運作效能高的占百分之83;但高中職三年級學生認為國家政治制度好、運作效能高的學生降到百分之17。又譬如國小四年級學生百分之78對國家檢警司法持積極肯定態度,高中職三年級學生對此項積極肯定態度卻降到百分之43;平均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約百分之50不信賴國家的檢警司法制度。
國家青年政策研究院發言人指出,青少年學生對國家法律、政治制度的態度之所以會因其年齡成長、就讀年級升高而發生這種變化,至少部分原因是社會對青少年學生的期許壓力及學校對他們的課業壓力都太大了。
該發言人繼續解釋,青少年學生隨就學年級升高,逐漸迫近競爭激烈的大學入學關卡,非獲得優異成績,無法進入聲譽好的大學,讀不到名校,前途自然黯淡,因此,他們對國家的既有制度開始消極不滿,且日益增強。
這項調查令人更不可思議的一個發現,是許多學生認為,對於極具爭議性的社會問題,用非法與暴力方式集會抗爭,才比較有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