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近日,日本仙臺育英學園高等學校的老師和日本學生家長,為今年畢業的18名中國留學生舉辦了送別會。東日本大地震海嘯發生一年來,這些中國孩子們經歷了曲折和磨礪,了解了日本、了解了人世,也更了解了自己。臨別之際,一位老師說得好:“這一年風風雨雨,真的舍不得;但他們都是我最值得驕傲的學生,為了將來彼此能更好地相逢,我當然選擇微笑著目送他們奔向大好前程。”在大地震中,這些孩子們經歷了空前的震動,也獲得了難忘的感受——這些終將化為人生財富,伴隨一生。
據了解,地震當天,大地左右搖擺,移動幅度大,持續時間長。當時,學校操場上已有兩個老師和十幾個日本學生,他們圍成一圈,肩并肩蹲在地上提防大地震動。隨后,大地劇烈搖晃,地面開始爆裂,教學樓前的地面和臺階撞擊,石片紛飛。持續許久的地震稍稍平息,師生們紛紛撤到了操場上,大家迅速站隊排列,蹲在地上。班主任老師迅速清點人數,還好沒有人員失蹤和傷亡。此后,水電全停,手機也沒有了信號。
大小余震不斷,天空飄起鵝毛大雪。學校離開海邊只有15分鐘車程。在學校的指揮下,為預防海嘯,師生們紛紛撤離到教學樓二樓,隨即又撤離到三樓。窗外,大片大片的雪花無聲地落下,所有人都震驚惶恐。中國留學生表情緊張,但還能適當調侃,歐美學生嚇得放聲大哭,日本師生默默無語。后來海嘯涌來,漫進校園。幸虧中間隔著一條鐵路,但校園里的海水還是淹沒了小腿。第二天,因通訊中斷而無法與外界聯系,恐懼感開始爬上了中國留學生心頭。
震后第一夜,沒水、沒電、風雪飄揚,食物只有壓縮餅干和泡面,到后來泡面還要拿冷水泡。晚上十點多,海水離學校宿舍不到200米。幾個老師輪流在夜里不間斷地巡夜,怕發生破壞性的大余震;學生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朦朧無助地挨過了第一個夜晚。留學生的班主任長嶺老師一夜未睡,幫助滯留在學校的幾百名日本孩子與家長取得聯絡,等他們離開學校后才回到宿舍休息。
第二天,學校通知,男子留學生全體轉移到國際交流會館,那里有水、房子較低、還有可以使用的廁所。留學生受到優待和照顧,普通日本學生卻在留學生們安頓后才被另行安排。留學生伙食是整個仙臺育英最好的,留學生吃的緊急食品是便捷米和牛肉咖喱,還有高熱量的壓縮餅干;而日本學生只有冷水、餅干,需要自己到超市排隊購買限量食品。校長違反常規地生起明火做飯,讓留學生們吃到了乳酪湯燉的牛肉丸子和熱米飯。在留學生的眼里,他是個真正的日本男兒。
第三天下午,大家都知道了核電站已發生爆炸,仙臺更加危險了。有的人已經急于離開,大家都快失去了理性。一位姓白的中國留學生在地震日記中寫到:“晚上,校長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把我們送往新潟。付出的代價是所有發電用的柴油!一位可以幫忙聯系中國的老師暫時離開也還要很大的經濟花費。晚上大概九點半,校長與我們進行了一次談話。他說:對不起,我讓你們來到了仙臺育英,卻給你們帶來了這么大麻煩,我代表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向你們道歉。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了中國人的堅毅,中國人的冷靜、中國人的不抱怨、中國人的配合。我為能夠在危難時刻與你們一起并肩作戰感到榮幸!仙臺是你們的第二故鄉,希望你們在她再次和平、美麗的時候回到這里,我依然歡迎你們!!說到這里,五十多歲的校長哽咽了,與我們挨個握手道別,示意我們可以離開了。我們離開時,校長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他真的把我們當做他的孩子一樣。就這樣我們離開了……司機前一天剛從千葉縣開了一夜車回到仙臺,還沒來得及休息,又要送我們離開,又是一夜,一夜。”
回想地震后在仙臺的三天三夜,中國留學生們感動良多:“日本語老師大津先生的臨危不懼、楊老師的悉心關懷、校長不顧一切地保證我們的安全和健康。在危難時刻,日本人表現的淡定和有序,沒人爭吵、沒人趁機擾亂人心,還有國內每一位親人的努力、老師回到學校的慰問、到新瀉后幾位日本人真心真意的幫助……這些,我們一生都不會忘掉。謝謝你們,真的謝謝!你們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人性!謝謝們!我愛你們!”
震后被疏散回中國的留學生們,在去年5月18日之前陸續回到了學校。當時,東北大學定期發布核輻射量數據,仙臺地區保持在0.08左右的安全閾值,在日留學生通過微博向國內發信,使得回國的留學生和家長們暫時安心;其次,學校在地震中反應、校長和老師的作為,讓同學們在災難體驗之外也對生命、責任、關懷和愛有了新的認識;其三,從現實角度出發,這批學生還是希望在日本讀完高中,進而升學考入日本的大學。
回到仙臺的同學們把災難記憶和人性關懷化作學習的動力,在一年后的今天都順利考入了東京、大阪、京都,甚至沖繩的大學。度過劫難的學生們將要離開第二故鄉仙臺,奔赴更遠大的人生前程——對于仙臺育英學園的老師們來說,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
老師們欣慰地看到:大地震的現場感受和災后一年的經歷,讓這些豆蔻年華的中國留學生們獲得了快速成長、內心也變得更加強大。相較于震前的單純,他們對人生和社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珍惜在日留學的時時刻刻。他們看到震災引發出很多物是人非,但有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
該校師生表示,震后這一年來,災區人民的心境和處境,千言萬語也不能道盡。大家都是人,災區人的內心并非強大無比,忍耐力也是有限度的。但是所有的災區人民都切身感悟到,不需要外界刻意的同情,需要的是對自己腳踏實地復興努力給予肯定。這種肯定非常實際,比如全體國民多買災區人民生產的產品,外國人多買日本這個國家的產品——只要大家都往這個方向上行動,足矣。仙臺育英學園的中國留學生在震后克服了困難,完成了學業,順利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就是災后恢復和日常努力的具體成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