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報道,12月19日晚,在波城讀書的中國留學生Lily還擠在公車上準備回家,拿出iPhone查看新浪微博時驚覺朋友們正在鋪天蓋地轉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17日逝世”的簡短新聞。
Lily看到最早從《南方都市報》轉載這一新聞的朋友是自己在匹茲堡讀書時的同學,轉載時間是波特蘭當地時間晚7點,幾乎和美國CNN等主流媒體新聞的報道是同一時間。
這已經不是Lily第一次從微博上獲知世界最新消息了,之前的日本大地震、本·拉登被擊斃和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去世的消息,Lily也都是靠著微博第一時間獲悉的。即時訊息是Lily喜歡微博的一個主要原因:“海外留學生來美國不穩定,很少人會選擇買電視和裝有線電視。對于現代青年,網絡絕對是第一手資料的信息來源。相比較被動收視電視,我現在更習慣從網絡主動搜索。”Lily2011年初在新浪網開通了自己的微博,現在她的粉絲有422人,還有333人關注她,截止19日晚12時,她總共發出了2847條微博。Lily選擇自己關注人的標準是:熟悉的朋友、喜歡的明星、主流報紙和草根微博紅人。
在爆出金正日逝世新聞后不久,和往常一樣,Lily迅速看到網友們多才多藝的調侃。“網上藏龍臥虎,網友神通廣大,絕對的。”Lily邊笑邊和記者分享了相關金正日的調侃微薄,一位名叫Alex的網友在微薄中寫到:“金正日17號走掉了,然后24號差不多是金正日的頭7,全世界一起唱,金哥Bye,金哥Bye,金哥On the way。”微薄網友們在齊齊轉載這一調侃的時候,還不忘評論“又一哥們登船了,這登船的人數有點多啊。”。
“所以來美國后我一定要買iPhone,才能隨時隨地拍照、分享、交流,蘋果手機可以一氣呵成。美國生活孤單枯燥,這樣可以時刻和國內的朋友們互動,讓我覺得一直在朋友們身邊。”Lily這樣解釋微博對留學生的重要性。隨著中國國內日益壯大的微博群體,加上近年來國內炒得最熱的話題都是由微博發起,專家學者們也認為,微博從美國開花在中國結果。
《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據新浪網統計,2010年底中國微博用戶數為6311萬,2011年6月底為1.95億,到2011年12月已超過3億,增長速度驚人。相比較中國網民數量,不難算出現在超過60%的網民都在使用微博。人們都在驚呼微博正在成為繼手機、郵箱、QQ和MSN之后,人與人之間保持聯系的又一個工具,已經成為個人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家分析認為,微博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信息的發布與獲取、社交拓展、社會事務討論、政府問政網民、商業營銷、社會公益等等……,微博正開始全面滲透進社會各個領域。
相比國內微博的熱火朝天,美國華人們使用微博的普及率非常低,主要用戶還是留學生。中國微博網站新浪網曾在2011年中期宣布進軍美國市場,啟動英文版微博平臺挑戰Twitter,但目前沒有看到進一步行動。現在是Web 2.0時代,展現自我的平臺不斷增多,QQ、MSN、電話、臉書、人人網、開心網、博客等等,Lily也承認,這么多的平臺雖然擴展了自我表現,卻也會有疲倦期。“我喜歡微博,因為我可以第一時間和我的家人朋友們取得聯系。相比十幾年前的留學生,我覺得自己在通訊方面太幸運了。我一直都覺得離家很近。”Lily如是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