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落成不久的陸家嘴時代金融中心42層的走廊里擺滿花籃。自30年前于北京開設辦事處后,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在華首家分行上海分行在這里
正式開業。按照中國的習俗,澳方將此描述為“三十而立”。
國民銀行首席執行官卡梅倫·克里恩在發言中特別提及:目前中國在澳大利亞報名的留學生人數達到17.7萬人、中國在澳大利亞常駐移民有24.07萬名。盡管按照中國銀監會的規定,其上海分行開設三年內只能從事外幣業務,但中國人對赴澳留學、移民的熱衷,為其今后在主業之外的延展提供了無限想象。
目前該分行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與機構,其核心業務可以概括為:為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區域的企業進入對方國際市場提供存款貸款、貿易融資及營運資金解決方案等金融服務。
這些方面該行不乏引人矚目的案例,比如:今年8月,該行為中國五礦集團的海外投資提供金融服務;去年主持的巴新液化天然氣處理項目,是亞太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融資交易項目。
新成立的上海分行由丹尼爾·阿姆斯特朗掌舵,他對《中國經濟周刊》引用了一個數據:中澳之間雙向貿易價值目前已經超過1050億美元,而“我們客戶有一半以上看重在中國的業務,也在計劃來華拓展”。
事實上,這并非首家在華設立分行的澳洲銀行,另一家來自澳大利亞的澳新銀行去年10月便在華開展法人銀行業務。另外一家關注中國農村市場的聯邦銀行在今年用了半年時間,已陸續在河南濟源、蘭考和登封開設了3家村鎮銀行,這一數字有可能在今年內達到8家。
談及為何姍姍來遲,卡梅倫·克里恩多少有點尷尬:“晚來并不代表此前我們對中國業務關系不重視,我們并不是以先后作為衡量業績的標準。”
本月上旬,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發表一項研究預測稱,今后二至三年,中國對外投資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安永交易咨詢服務合伙人吳正希指出,中國民營企業將積極參與歷來由大型國有企業主導的海外并購活動。“在所有境外并購交易中,資源行業規模居于首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一直并且仍將是首選投資目的地。”
無獨有偶,《胡潤百富》同時也發布報告稱,當前正是中國企業家投資澳大利亞的高峰期。胡潤的報告中提及的案例對這些說法有所佐證,比如,四川的劉漢以117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SDL公司,主要從事礦業開采;李書福、鄭躍文和吳惠娣共認購了澳大利亞銀河資源價值15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和債券;沈文榮的沙鋼集團,截至目前在澳大利亞擁有的鐵礦石資源已達數億噸。
但隨著今年下半年全球礦業并購放緩,類似的投資正在降溫。根據國土資源部統計,下半年全球礦業并購有所放緩,7月份交易金額和交易量環比分別下降32%和19%,8月份繼續下降25%和7%。安永的報告同時也提到:在資源行業中,2011年前9個月能源行業每宗交易的交易額相比2010年出現下降。
此外,在個人銀行服務方面,盡管中國人在澳洲有消費的需求,但這方面服務還剛起步。如今年8月,國民銀行執行總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期待在今后能夠進一步加強人民幣在澳大利亞的結算業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