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暑期將至,新一輪的出國留學潮再次興起。但是,一些留學“黑中介”設下的消費陷阱,卻給許多學生和家長帶來了諸多困擾。廈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為此專門發布此類案例和消費警示,提醒學生及家長小心留學“黑中介”。
陷阱1中介費成無底洞
李同學在一家留學“黑中介”交了12500元的首期中介費,打算辦理前往澳洲留學的申請事宜。
辦理過程中,李同學因部分申請材料無法提供,只好要求改辦新加坡的留學申請,并交了500元二期中介費。后該中介公司遲遲未予辦理留學申請,又以種種借口要求李同學再交3000元中介費,由于雙方未簽訂留學中介服務協議,李同學陷入兩難境地。
陷阱2中介“健忘”耽誤學生
陳女士經朋友介紹,在女兒小小上高三的時候,就開始找留學中介辦理美國留學事宜。小小也準備放棄高考,專心準備出國事宜。
然而兩個月后,陳女士打電話詢問所申請學校的錄取情況時,才知道由于中介人員“疏忽”,小小的留學申請尚未辦理。時值5月,美國很多學校已截止報名,陳女士不得不四處打聽,方才找到一所報名截止期較晚的學校。
陷阱3“黑中介”找假監護人
李女士經朋友介紹,在一留學中介處為孩子辦理赴澳留學手續。因中介費較低,又有朋友介紹,李女士也沒多想。由于孩子未成年,需要有監護人,中介方表示可以為李女士介紹一個澳洲人為其做監護人。看到中介這么熱情,李女士感到十分放心。可是,當孩子到達澳洲后,這個澳洲監護人卻再也聯系不上。李女士心慌了,這時她才發現該中介居然是“黑中介”。
選擇留學中介注意以下三點
一看資質認定。正規留學中介應有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書》,能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網上查到;二是看營業執照。正規中介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必須是“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字樣,而不是“留學咨詢”、“教育咨詢”等字樣;三要注意簽服務協議,這將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依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