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英中時報》當地時間27日刊出社論文章說,近期關于英國遍布“造假學院”的新聞成為了輿論熱點,但仔細看來,這卻并不僅僅是在討論英國的學術教育質量下降的問題,而在實質上依然是在“打擊非法移民”的命題范疇之內,是“拔出蘿卜帶出的泥”。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國務大臣凱文·布倫南表示,英國目前可能有多達2000所假院校,致使數萬名假學生得以進入英,這篇新聞最后的落點是在“影響英國全球教育中心的聲譽”這個點上。但慨嘆英國的教育質量顯然并不是英國政要提出“假學校遍布英國”的真正目的。
教育問題還是移民問題?
近日,英國BBC中文網的一篇報道出了英國主流社會對“造假學院”密切關注背后的真正原因。
據BBC中文網報道,英國議會內政事務特別委員會對政府發出警告說,可能已經有數萬非法移民利用學生簽證進入英國。該委員會說,這些非法移民是通過造假語言學校的幫助,用欺詐手段獲得的英國學生簽證。
對為便利非法移民進入英國而設立造假學校的擔心已經有許多年了,但英國議會內政事務特別委員會說,政府沒有作適當的準備,來處理這個問題。該委員會希望英國監管學院和語言學校的系統加緊控制,以防止非法移民通過此類欺詐行為進入英國。
委員會說,肩負著防止濫用移民法任務的英國國家邊境署已經得到這方面的預先警告,在對有造假嫌疑的機構作審查時,采用能夠識別犯罪行為的方式。在不少于百分之85的案件中,那些造假學校事先得知監管人員會來,所以會做好應對的準備。
委員會主席伐斯說,當局知道造假學校的情況已經有十年了,但什么措施都沒有采取。他將此稱為“完全不能接受,甚至令人無法相信”。
一直以來不斷有指稱說,那些造假學校與所稱的“恐怖活動”有關聯,但是內政事務委員會承認,他們沒有發現實質性的證據來證明這一指稱。英國主要反對黨保守黨說,該委員會的報告凸現了政府移民體系的管理不善,說這“簡直就是丑聞”。
可以看出,英國“造假學校”成為近期的話題焦點,并非偶然。英國議會敦促英國政府加大整治“造假學校”的力度,與其說是體現了政府的措施不夠力度,不如說反映了英國主流民意對打擊非法移民的期望又進一步增強,反映了整體的輿論和政策風向。
公共輿論把這個問題當作焦點,擺到臺面上來討論,標明這個“灰色通道”已經再無“障眼法”可使與擦邊球可打,被徹底清理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新政策下難藏身“造假學院”頻露頭
《英中時報》3月20日文章《留學新政肅清不良中介》曾經分析了新的移民政策下,假中介與“垃圾學校”將被“肅清”的形勢。
從近期的新聞熱點中不難看出,這一形勢正逐漸明朗。
該文分析認為,新的移民政策較從前更透明化操作更簡單,是“明晰代替了籠統”。新的留學簽證用40分代替從前籠統的繁復條款,其中30分為英國認可的教育機構辦法的簽證信和擔保資質(visa letter from a licensed sponsor),10分為足夠的資金擔保。而對于具體的操作辦法,也有明確的條款,在英國內政部的網站上公布了被分為A類學校和B類學校的院校名字,A類就是英國內政部認可的教育機構,如果得到A類學校的簽證信即獲得了30分;B類則分數較低。在擔保資金條款也有明確的數額規定,超過9個月以上的課程必須出具至少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其中倫敦地區生活費為9600鎊/年,英國其他地區為7200鎊/年)。
同時學生還需向當地的簽證申請中心提供其生物指紋信息。在這樣的規定下,“造假”極易暴露,這正是假學校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的重要原因。
【出國留學網LiuXue86.com - 新聞資訊】英國學院大力打假 教育問題or移民問題[1][2]下一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