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資訊】如何看待“留學熱” 最近,國外教育機構頻頻在北京、上海甚至青島、沈陽等城市舉辦招生交流會,不僅追捧者眾,甚至有母親前來咨詢要送3歲的孩童去新加坡上幼兒園。如果說國內教育常常受到的質疑、詰問還只是一種鞭策的話,留學高增長、低齡化則給了國內教育更大的挑戰:當教育走向“買方市場”,不被消費者喜歡的“產品”終將落選。本報記者李蕓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與北京磨鐵圖書共同策劃出版了《高中畢業就上世界名校》一書。雖然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一再將這本書定位在“平凡的人因為夢想而卓越”之上,書中更是介紹了10個孩子通過奮斗走向世界頂尖名校的歷程;但讀一讀書中10個少年的故事,會看到這些優秀的孩子在選擇出國讀書上的義無反顧——他們都是在充分了解國外的教育后作出的堅定選擇。或許你會說這些孩子只是出國留學大軍中極少的一部分,但是,當出國讀書走向高增長、面臨低齡化時,我們真的要向國內教育問句“為什么”了。因為,即便我們身處地球村,讓孩子漂洋過海去受教育,對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付出更大的成本、更多的精力,意味著要忍受孩子形單影只地在他國打拼。更多的權利 更多的選擇10月28日,北京新東方大廈里正舉行美國頂尖中學亞洲巡展,前來咨詢的家長、學生把大廳圍得水泄不通,采訪“哈佛媽媽”、新東方留學專家周容時找個可以聊天的地方都難。如此火暴的場面,近兩年周容常見,但她認為這談不上是出國群體的不理性。“選擇出國讀書有一些是很倉促的決定,譬如中考結束差兩分進理想中學,高考沒能進好學校,他們就急切地找一條出路。但是大部分家庭是在充分的權衡比較下,是看到了國外教育的優勢、結合自己的特點而作出的決定。”新東方國外考試部北美項目主任范猛說:“2008年我國出國自費留學人數16萬,2009年增長了27.5%達22.9萬人,2010年28.47萬人。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09年我國835萬高中畢業生中751萬人參加高考,高考棄考人數達到84萬;2010年棄考人數接近100萬,因出國留學而棄考者數量不少于20萬人。”教育學者熊丙奇分析留學熱的現象,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整個社會對我國考試制度和教育質量比較失望。“一方面,近幾年國內應試教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雖然高等教育的規模在擴大,錄取率在提高,但高考競爭的壓力導致基礎教育對學生應試教育的傾向反而加強。學生不堪重負,越來越多的家庭覺得這樣的重負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發展并沒有好處,學生淪為學習的工具,十三四歲的孩子為了學習居然要喝咖啡,人格和身心都產生了問題。另一方面,對國內的高等教育也普遍不滿意,學生在大學形同混日子,‘空心化’嚴重。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很多家庭就開始考慮另外的選擇了。”熊丙奇說。而同時,國內對國外教育狀況的了解也逐步深入。美國、加拿大在中學就開始實行學分制,有幾百門課讓學生選擇,學生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美國、加拿大、歐洲的教育注重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權利,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這些都是國內教育所缺失的。10月29日,北美寄宿中學協會在京舉行的招生交流會,12歲的重慶初一學生袁凡迪專程趕來。這個很有主見的小女孩說,暑假她前往美國參加為期兩個月的夏令營,特別喜歡當地學校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她不太喜歡在國內應試的教育環境學習,而希望就讀美國中學發展個人的興趣特長。她期待在美國學校能好好學習打鼓,培養責任心等多方面的素養。除此之外,中國家庭本來就注重教育,當近些年一些家庭有實力支付出國的費用后,自費出國的比重就在加大。同時,如今留學服務機構益發成熟,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出現了“落地服務”,“這些機構承擔了監護人的作用,能部分代替家長幫助學生成長,讓家長更放心。”熊丙奇說。諸多因素催生了出國留學熱。應讓孩子們知道“我是誰”出國留學大軍的高增長、低齡化在熊丙奇看來對國內教育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對個體來說,給了中國少年另一種贏得人生的機會。“但是如果所有的學生想出國是為了要挺進名校成為精英的話,那我認為又是一個誤區。”熊丙奇說,“不管怎樣,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如果是10%的話,國內的教育就是逼你走精英化道路,讓90%的學生和10%去競爭。國外教育優先于國內,并不在于他們教育水平有多高、教育資源有多豐富,而是在國外的教育提供了多種選擇模式。讓孩子們知道‘我是誰’,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成為有自由思想、獨立人格的人。”周容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選擇出國學習的方向比以前更多了,有的想學服裝設計去了法國,有的喜歡調酒去了意大利,不久前她還碰到一個對手工制作感興趣的學生,最后去了瑞士。另一方面,出國留學熱也是對現行教育制度的挑戰,在倒逼國內教育的改革。“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反思我們教育競爭力的問題,怎樣通過高考制度改革、中考制度改革等推動我們的多元化評價的建立,開創我們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全新的局面,讓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真正平等,提供多元化的選擇。如果不這樣就會加速優秀人才的流失,這是整個國家人才發展必須考慮的問題。”熊丙奇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