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懷揣著在澳洲找到好工作,能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夢想來到這里。但是移民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多來自英語非母語國家的年輕人決定離開澳洲,到海外闖蕩和打拼。
根據Michael Kenny的報告,這是全球勞動力市場更加流動的趨勢之一。印度裔心臟病學家Yadu Singh認為,從澳洲流失的青年才俊越來越多了。這名居住在雪梨,于逾20年前移民澳洲的醫學專家稱,很多印度年輕人都只在澳洲作短暫的停留,之后就決定離開。他指出,這在很多時候都是由于雇主要求應聘者擁有在澳洲工作的經驗。這位醫生稱,這一要求好比“第22條軍規(Catch 22)”。“如果我是從海外來的,我怎么可能會有在澳洲工作的經驗?”
Singh稱,很多移民最后都大材小用,只能在澳洲從事低報酬的工作。他指出,這些移民常常發現,再次移民會給他們帶來更好的前程。“一些地方的經濟——尤其是在亞洲——正蓬勃發展,不僅升職前景比澳洲更好,而且報酬也會更高。”
移民部的數據顯示,上一財年逾9萬人離開了澳洲。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剛過30歲,其中專業人士占了逾40%。在海外出生的人占了逾一半,而不到10年前,這一比例僅為30%。其中,來自香港和中國其他地區的人近9000人,還有1500人出生于印度。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全球都市與社會研究學院的副教授Val Colic-Peisker對移居海外的澳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她稱,和其他國家一樣,澳洲勞動力的流動性越來越高,而那些能講英語以外的語言的人擁有更好的機會。“現在全球的勞動力市場真的很全球化了,尤其是對于專業人士和移民至澳洲并獲得永居權的人而言。后者并不一定就會一直呆在澳洲。”
根據移民部的數據,上一財年離開澳洲、在海外出生的澳人中,逾三分之二在澳洲呆了5年以上。
澳華論壇(Chinese-Australian Forum)稱,越來越多的一代和二代華裔移民離開澳洲,到海外謀求更好的雇傭機會。該論壇的
副主席Tony Pang稱,這主要是由于海外國家擁有更加有利的稅收系統。
Pang稱:“亞洲的稅收系統跟澳洲的很不同。如果比較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稅收,你就會發現它們的納稅額度更低,因此你就能存下更多的錢。于是大量從澳洲高校中畢業的亞裔學生傾向于回國發展一段時間。”
在雪梨金融部門從業的Pang稱,很多亞洲的銀行目前都在招聘外派的華裔澳籍雇員,因為這類雇員擁有中英文的技能。在醫療領域,很多華裔醫學畢業生則會前往諸如新加坡一類的國家工作,因為在那兒他們能掙到更多的錢。
但Pang認為,很多在海外工作的華裔澳人最終還是會回到澳洲。“說實話,他們仍然熱愛澳洲。我問過他們,未來打算怎么辦?他們回答說,‘我們會回到澳洲的。’他們還是認為自己就是澳洲人。正是從他們的身上,我發現澳洲給予了他們很多,包括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們最終還是會回到這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