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21歲,2010年留學美國,本科生
經過20個小時的飛行,文文拖著46公斤的箱子走出了機場。“這次還好,飛機沒有誤點。”即使這樣,文文依然疲憊不堪。機場外早有學長等著接機,文文坐在車上很快睡著了。
剛到美國的頭兩個月,文文發現托福聽力考得再高,在日常生活里與人溝通依舊存在問題。“不是所有人都能說純正英語,來自印度和墨西哥同學說的英語,我就基本聽不懂;平日上課,老師的語速特別快,專業詞匯也很難記下來……”殘酷的現實幾乎把文文美麗的留學夢打碎。“那段時間,我把書上所有的專業詞匯都抄在本子上,一個一個背;課前我會把書看一遍,減少上課時的盲從。”文文挺了過來,期末考試時各門功課的成績都不錯。文文說,學校有很嚴格的管理制度,只要連續兩個學期的平均成績低于總成績的75%,就會被學校開除。“雖然我們的課可以無限重修,可大家都把平均成績當命一樣看待。”
在美國留學的第一年,文文住在學校。除了學習,她和朋友平日就玩三國殺等各種桌游游戲打發業余生活。大二的時候,按照學校規定,文文和同學必須搬出去租房子住。“為了搬家方便,很多同學都買了車。我們手頭更拮據了,只好在其他方面精打細算。那段時間,我和室友天天算著怎么省錢,哪里有二手貨。我還記得,有個學長處理沙發,我花了20美元就買下了,還有一次是用50美元買到一臺八成新的電視……”談起花錢的感覺,文文說沒有拿著老爹的卡刷著爽。
租房子的日子別有一番滋味。幾個月下來,文文能給大家做出地道山西面食,武漢帥哥會做麻辣香鍋,大連小美女會做各種點心……文文覺得和室友在一起做飯、吃飯最開心。“大伙兒的最愛還是火鍋。”回憶起來,文文總是不經意間露出笑容。“其實,我們也吵架,只是大家從不記仇。”和文文一起的室友,都是獨生子女,也是被寵大的,但在異國他鄉,大家都慢慢懂得為他人付出。“換水管,修馬桶,修電燈,不論男女,大家都會。因為在這里預約修理工,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來;換輪胎,換機油,加防凍液,大家也都會。大家知道這里人工費太貴,還是自己動手合算。”文文說,她會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才19歲。
小杰:24歲,2011年留學美國,研究生
小杰的學校在紐約市中心,這里有全球最好的金融系,甚至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在身邊。每天,小杰要花大量時間看書,做數據統計。他總是頭疼教授給出的軟件,因為五花八門的軟件都有特色,處理收集來的數據時哪個也離不開。
“在這里學習,很多時間需要自己去探究,導師只是給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小杰每個星期只有五節課,而他每天花在作業上的時間至少有5個小時。“只要有 project (項目),我們課題小組肯定是頭三天都泡在自習室里,包括睡覺和吃飯。”在小杰的書包里,永遠都放著計算器,電腦,筆記本和筆,他需要隨時隨地進行數據演算。在他們學校,很多角落都有桌椅供學生使用。現在小杰已經養成習慣,只要有了思路在哪里都能寫作業。
“有時候自己花了一個星期做出來的 project (項目),教授或許不喜歡我的思路,然后就要重新做過。”遇到學習不順心的時候,小杰會在紐約的街上來回走走,考慮他的思路為什么會被否。“有時候真的想放棄,幾個星期的數據統計,幾個通宵的分析,最后教授告訴你一文不值,真的想捅死那個老頭。”小杰憤憤地指責教授,卻又把思路寫下來重新分析。或許,令人羨慕的精英,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小杰把有限的業余時間用來買菜、洗衣服、做飯。偶爾也和同學去逛街,也到第五大道那樣的奢侈品一條街 window shopping (瀏覽商店櫥窗,只看不買),因為那里普通的一個挎包就要花掉他一個學期的生活費。“教授給的經費看起來很多,但交了稅和房租,也就沒什么錢了。即使這樣,我還想給家里人買點東西。”小杰一直盤算著每個月3000美元的經費怎么能多省出來一點。平日,他和其他研究生師兄弟基本不和學校的本科生一起玩,認為本科生的消費太高,自己“玩不起”,“但有困難的時候,我還是很樂意幫他們忙的,畢竟都在國外,大家都不容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