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道,5月7日的紐卡斯爾國際機場,全世界的乘客在這里出發到達。就讀于桑德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的中國留學生小知剛剛考完期末考試,興沖沖地拖著兩個大箱子沖進紐卡斯爾機場,準備乘坐荷航的飛機回北京,過個沒有essay沒有考試的暑假。可是check-in的時候,機場工作人員不能打印小知的登機牌,只能在電腦上看到行程單。小知檢查了一下訂票時的郵件,付款記錄、預訂座位等信息都沒有任何問題,便認為是機器出現了故障。但在咨詢了荷蘭航空公司之后,小知才意識到,自己被機票代理騙了。
原來,今年4月中旬,通過朋友介紹,小知知道了一名有特價機票銷售門路的人,此人自稱叫“梁哲”。“當時‘梁哲’給出的報價是560鎊,而航空公司官網的價格是718鎊”。因為朋友曾在“梁哲”手中訂票,且已經順利登機回國,所以小知并沒有懷疑此人是否可靠。于是便開始用QQ與此人聯系訂票事宜,并于4月21日在“梁哲”手中訂了一張5月7日從紐卡斯爾飛北京的往返機票。
據小知介紹,在“梁哲”手中訂票和在票務公司先付款再出票的訂票程序不大相同。“我先付50鎊定金讓‘梁哲’出票,之后‘梁哲’傳給我一串訂座位的編碼,我用這個編碼在荷航官網上訂了座位,最后才把510鎊尾款打到‘梁哲’提供的Lloyds TSB的賬戶。”
等去到機場時被告知機票被取消,小知多次在“梁哲”留給她的唯一的聯系方式QQ上給他留言,但“梁哲”卻再也沒有回復信息,不久,小知的QQ號也被他拉進了黑名單。小知透露,桑德蘭大學還有4名同學在“梁哲”手中訂的機票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明明已經成功預訂了座位,為何不能登機?為何幾名留學生都恰恰到機場換登機牌時,才知曉機票有詐?幾千英鎊打了水漂,機票代理人間蒸發,到底是誰騙走了小知的機票?是這名自稱“梁哲”的“特價機票代理”,還是另有其人?至今,小知的重重疑問仍然沒有解開。
各級機票代理:“我們也是受害者”
5月18日,網友Justnie在留學生中間人氣頗旺的超級蘋果論壇上發帖,求“人肉搜索”一名騙子,而這個帖子里要找的人正是小知口中所說的“梁哲”。
在這則帖子中,Justnie自稱曾在“梁哲”手中買過車險,一年多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最近“梁哲”稱自己辦了個旅行社,尋人幫他做機票代理、旅游等項目。Justnie從今年四月底幫“梁哲”代理機票,共賣出23張。這些機票不管打電話給航空公司還是去網站查證,都顯示了確切的訂票信息。發帖前幾天,問題出現了:經Justnie賣出的23張票中共有17張被取消。Justnie試圖用qq、電話、短信息、郵件聯系“梁哲”,無一回復。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給“梁哲”做機票代理的,不止Justnie一人。通過網絡搜查,記者又找到一名給“梁哲”做機票代理的留學生小徐。和小知、Justnie不同,小徐并不是和“梁哲”直接聯系。小徐目前為一家旅游公司做兼職校園代理,平時在學校或微博里宣傳旅游機票信息,如果聯系到需要購買機票的學生,小徐便會到公司建的校園代理QQ群中,向公司銷售代表詢問有關機票的相關信息,再轉告給想買票的同學,促成交易。
突然5月7日這天,這個QQ群里一個魏姓女生找到小徐,問小徐是否有興趣做“高提成”的機票代理。小魏稱,她有朋友在Opodo公司(一家注冊在英國,主營廉價機票、酒店、旅游的公司,記者注)就職,可以通過這位朋友拿到比校園代理的價格更便宜的機票,而且一張可以提成15鎊。
艾瑞克在英國一級機票代理公司工作多年,有多年票務工作經驗。他告訴記者,目前,航空公司的機票代理銷售權只有一級代理商才能獲得。在英國,只有兩家華人公司擁有航空公司一級代理權,二級代理機構的機票只能從一級代理中購買。有機票代理權的公司條件首先必須是正規注冊的公司,其次該公司要注冊為ABTA(英國旅游代理人協會)會員。所以,小徐的“上線”小魏可以拿到特價機票代理的說法,在法律和商業規范上都是不成立的。
小徐剛開始也質疑小魏是否是打著知名公司的名號來騙錢。不過,為了勸說小徐做其機票代理,小魏還主動把自己的護照首頁發給了小徐。慢慢地,小徐相信了小魏所說的銷售渠道,便開始著手找人買機票。可從始至終,小徐并不清楚負責給他們出票“上線”的具體身份。
由于小徐所在的大學和國內有3+1學制的合作項目,所以小徐很快就在國內的大學中找到了15名將于今年9月來英國上學的學弟學妹。訂好了15人的機票之后,小徐就很少和小魏聯系。直到5月29日早上,小徐突然接到小魏打來的電話說:“給我們出票的人聯系不上了,已經訂的票有一部分可以成功登機,但是有一部分隨時會被取消。我現在也被所謂的‘上線’騙了。”
小徐說,在機票問題浮出水面之前,小魏一直稱自己是通過格拉斯哥一學長小林的朋友(此人在Opodo公司就職),來聯系出票的“上線”。機票出事后,小魏便改口說她的出票“上線”是個私人中介公司。前后矛盾的說辭讓小徐對小魏心生懷疑,“或許他們和騙子是一伙的,或許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騙子,他們才是真正的騙子”,小徐推斷。
究竟是否存在這個負責出票的“小林的朋友”?在Opodo公司工作的神秘人物是誰?采訪中,記者追問是不是大家一致要找的“梁哲”,小徐在電話中確認說“是”。
一則來自售票代理的公告:
信用卡詐騙?
各級機票代理之間相互猜疑,事件到此似乎也走進了一個死胡同。記者就此大面積留學生機票款被騙事宜,與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取得了聯系。大使館方面證實了此次購買機票被騙事件,并表示正與多方努力協助此案調查到水落石出。也由于案件還在調查當中,大使館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在重新整理采訪資料后,記者注意到,小徐曾提到的一個“機票被騙”的受害者QQ群,專門用于聯絡英國各地受騙者。加入該群后,記者發現群創建者正是小魏的學長小林,群里已有55名成員,而群共享中的一則公告,似乎回答了這起案件的諸多疑問。
受害者聯絡人在公告中透露,騙子的詐騙手段是用假信用卡購買機票。如果在被航空公司查出信用卡有問題之前登機,乘客可以順利出發,最后損失由航空公司承擔;如果登機之前航空公司發現信用卡有問題,那票就被取消掉了。另外,受害者都是通過網絡聯系“梁哲”,像文章開頭的小知一樣,有人是自己直接聯系訂票;有人則是通過聯系同學朋友幫忙訂票。這樣看來,所有的線索似乎都指向了這個身份不明的“梁哲”。
此時,小徐給記者發來了一封小林主筆的致歉信,致歉信這樣寫:“事情的經過是,今年5月9號開始 ,小魏通過我向一個叫梁哲的人訂購機票,(后經證實,梁哲是假名字),然后到5月28號我自己的朋友在機場被告知機票出現問題時,聯系不上梁哲,我們才意識到被騙了,我們兩個人手里一共從梁哲那里訂購了83張機票,其中小魏一個人給我了77張,我自己給朋友訂了6張。……我們在中國和英國都報案了,警察局都有記錄。現在我們能做的是積極搜集證據,在抓獲犯罪分子的時候能贏得官司。”
致歉信還透露,目前全英各地區都有此次機票事件的受害者,涉及愛丁堡、卡迪夫、紐卡斯爾等地,已知的被騙人數有300人左右,涉案金額達200萬人民幣以上。但以上信息均由“機票被騙”受害者QQ群整理獲得,未經第三方證實。
華人律師施援手
建議受騙者盡快報案
自6月初,“機票被騙”受害者QQ群管理員不斷向群成員公布此案律師何達偉的電郵,希望受害者能夠向律師聯系,用書面形式向律師發送自己的受騙經過。記者也努力嘗試與律師取得聯系。李貞駒律師行稱目前已接到受騙者發來的40宗案子,但40宗案件中只有4宗成功報警。這4宗案件都是由學校代表學生報案;未成功報案的原因是警局考慮該案只是一起私人商業或民事糾紛而沒有接收此案。何律師還表示,現已經掌握了4個用來匯入購買機票款項的銀行和Paypal賬戶信息。目前,律師方面正在幫助此案被騙人整理被騙經過,并向警局報案。由于案件還在調查當中,律師方面還不便透露詐騙嫌疑人的具體身份信息。
《英中時報》曾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名為“在英華人留學生購買機票習慣”的調查。截止到6月7日下午3點,共有552在英華人留學生參與了此項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在“您平時通過什么渠道預訂機票”的問題中,有274人選擇在英國華人票務公司購買機票,占參與調查總人數的50%;有21人在個人票務代理處訂票,占參與調查總人數的4%。
另外,個人票務代理在在英華人留學生群體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有184人曾聽說個人票務代理,占總人數的33%。在通過何種渠道獲知訂票信息的問題上,有225人通過朋友介紹獲知,占總人數的41%;有267人通過網絡信息獲得,占總人數的48%。在影響購買機票的因素排序中,有210人把“機票可信度”排到了最后一位,占參與調查總人數的38%。
律師還提醒在英華人及留學生,訂購機票時,要確保向持有ATOL(Air Travel Organizers’ Lisencing)的旅游票務公司購買機票,或直接從航空公司購買,并向朋友、同學發出此提醒,以防上當受騙,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