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助學貸款債務不斷攀升,有可能導致嚴重社會問題,引發了全美的討論和關注。美國大學學費不斷增長是導致助學債務攀升的原因之一。有人發現,雖然學生們債務纏身,但許多大學校長卻享受著超高的薪水。
美國學生債務纏身
美國大學學費已成為許多學生及家長的最大困擾。目前美國攻讀本科學位的人中,超過九成需要通過貸款支付學費。有分析認為,如今學生貸款的違約率與波及人群與幾年前的房貸非常相似,“學生貸款可能成為下一個次貸危機引爆點”,一旦眾多學生無力還款,將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紐約時報》本周開始發表系列報道,關注了畢業生疲于償還助學貸款所造成的各種影響。記者們得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數據:現在在獲得學士學位的大學生當中,有66%以上的學生通過借錢來支付高等教育費用,而相比之下,在1993年這個比例是45%。
助學貸款熱潮已持續多年,雖然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從長遠來看,大學教育確實物有所值,但對于近年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助學貸款尤其令人頭疼,因為他們正面臨一個疲軟的就業市場。在2011年,大學生平均負債23300美元,其中有10%的大學生負債超過54000美元,而有3%的大學生負債超過10萬美元。
助學債務的攀升迫使美國各大院校不得不正視學費不斷高漲的問題。大學費用在不斷增加,而美國政府提供的教育經費卻在縮減。從2001年到2011年,州立學校的學雜費飆升了72%,而相比之下,非營利性私立學校的學雜費同期僅上漲了29%。在同一時期,全美各州及地方給每位學生提供的平均教育經費下滑了24%。
大學校長收入驚人
如今美國大學費用為何如此昂貴?這個問題存在許多爭議。正如《紐約時報》所述,這可能是因為在經濟形勢良好的時期,各大院校被迫加大開支,以便吸引最好、最聰明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或許教育本身就所費不菲,因為各大院校都得設法跟上攀升的醫療費用及新技術的步伐。
但有一個重要因素被忽視了:大學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雖然學生們債務纏身,但許多大學校長卻享受著超高的薪水。《高等教育如何浪費錢并辜負孩子?我們該如何應對?》一書的合著者安德魯·海克表示,自1991年以來,美國公立大學及私立大學的校長薪酬水平大約翻了一番。
據美國《高等教育年鑒》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09-2010學年期間,公立大學的校長薪酬平均為375442美元。排名前10的大學校長中,薪酬最高的為180萬美元,最低的為728350美元。其中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戈登·吉的薪酬排名第一,前華盛頓大學校長馬克·埃默特以薪酬904004美元排名第二(埃默特現在擔任全美大學體育協會會長),得克薩斯大學校長弗朗西斯科·西加羅阿以薪酬813892美元排名第三,中佛羅里達大學校長約翰·希特以薪酬800703美元排名第四。這些大學校長的薪酬比當今許多知名度最高的美國公職人員的薪酬還要高出許多。
校長加薪仍是趨勢
當然,找到合適的人才并不容易。至少在美國企業當中,普遍持有的理念就是以高薪吸引優秀人才。掌管一家大型院校確實是件復雜的工作,因此大學校長應該獲得與他們的工作相稱的薪酬。
但掌管整個州乃至整個國家也非常困難,這些全美薪酬最高的大學校長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們的薪酬水平甚至超過了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的年薪395188美元。誠然,這樣比較未必公平,因為身為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將有可能今后一直擁有報酬豐厚的公開演講及出書的機會。但是,許多美國州長的薪酬也沒有某些大學校長那么高,其中包括加州州長杰瑞·布朗,他目前的年薪是212179美元。
這種收入的不平衡正是加州參議員余胤良辦公室經常強調指出的。2010年,這位舊金山民主黨議員提出議案,要求在經濟不景氣而加州無法為院校籌集資金的年度內,禁止加州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為高級管理人員加薪。目前,加州大學校長馬克·尤道夫的年薪為591000美元——這是加州州長年薪的兩倍多。加州州立大學校長查理·里德的年薪比尤道夫略低些,但其421500美元的年薪仍然遠遠超過加州州長。
2012年4月,余胤良提出的議案沒有通過,大學校長薪酬過高的問題仍然存在。5月中旬,加州通過了一項政策,該政策規定,各大院校為校長提供加薪的資金只能來自院校自己籌集到的資金,而不能利用政府的資金。余胤良州議員辦公室幕僚長亞當·凱云表示,此項政策還不夠令人滿意,因為從學校基金中拿出來的資金應該用于向學生發放獎學金,以及幫助降低學生的學雜費。
大學不再以學生為本?
凱云此言觸及了一個涉及面更為廣泛的問題:美國大學是否失去了以服務學生為本的信條呢?
大學校長的薪金確實通常在學校總開支預算中占據相對較小的一部分,全美薪酬最高的公立大學校長——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戈登·吉的薪酬總額價值180萬美元,而事實上這與該大學2010-2011學年高達48億美元的預算相比可謂微乎其微。
但這并不是重點,問題歸結為學校的領導能力是否與其薪酬相平衡——從最高領導層開始的領導能力。
正如《紐約時報》所述,戈登·吉是一個“敗家子”,雖然他也已采取各種措施來降低該大學的學雜費。但是,與海克合著《高等教育如何浪費錢并辜負孩子?我們該如何應對?》一書的克勞迪亞·德賴弗斯表示,戈登·吉似乎想“魚和熊掌兩者兼得”。
德賴弗斯說:“如果戈登·吉校長想為公立大學經費危機提供一些真正的解決方法的話,那么他可以從自我減薪一半開始做起。”
相關鏈接
美國大學學費之謎
為什么二三流大學學費同哈佛大學一樣多?
為什么頂尖私立大學沒有收取更多學費?
勞斯萊斯比別克貴很多,一品脫的本杰里冰激淋要比普通冰淇淋貴兩倍,這些都還說得過去。但是當人們談到大學學費時,卻發現哈佛等知名學府和那些完全不知名的大學差別不是很大,這就很難理解了。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和波莫納大學的收費大致相同,這點是人們能想象得到的,但是里士滿大學、巴克內爾大學和凱尼恩學院的學費和上述大學一樣,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雖然這些學校也很好,但是無論從師資、設施還是聲望上講,它們和一流學府都不在一個層次上。此外,像阿勒格尼學院和曼哈頓維爾學院這樣排名更低的學校,每年的學費也高達3萬美元左右。
誠然,去美國數百家大學的任何一家念書,都可以享受到很好的教育,而且不是所有的諾貝爾獎得主和財富500強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畢業于像哈佛或艾姆赫斯特學院這樣的頂尖學府。但不能否認的是,在中等大學的學習收獲和在常青藤盟校或是其他優秀院校的收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這些中等大學還收取同一流大學同樣的學費,說得通嗎?
一個解釋就是,大學數量少,而需要上大學的人數又激增,所以這些中等大學是可以這樣做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出現了“嬰兒潮”,現在大約2/3的高中生都會去上大學,而這一比例在20世紀70年代末還只是1/2。盡管經濟形勢糟糕使人們對公立學校的興趣激增,許多家長還是愿意掏腰包讓孩子去上私立大學。對這些父母來說,學費高也是私立大學吸引他們的一個地方。在學界非常有名的一個現象叫做“芝華士效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即學費多少是一個大學地位的象征,如果學費打折的話會有損學校形象。
當然,許多學校的學費會有這樣一種打折形式:即通過向優秀的學生提供基于“優秀”的獎學金來吸引他們的加入。常青藤盟校和其他一些一流大學沒有提供這樣的獎學金,但是它們會向家境并不寬裕的學生提供慷慨的補助,那些家庭年收入16萬美元或更低的學生,只用支付規定學費中不到一半的金額。
為什么頂尖的私立大學沒有收取更多學費?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其實即使它們大幅抬高學費,還是會有許多優秀的學生趨之若鶩。但如果普林斯頓大學比其他一流大學多收取20% 或 40%學費的話,它就要冒以下風險:不僅會嚇跑那些家境不富裕的學生,因為他們不知道其實自己是有可能不用付全額學費的,然后還會激起那些付了全額學費的富裕階層的憤怒。
康奈爾大學經濟學家羅納德·埃倫伯格說:“如果這些財力雄厚的一流大學收取很高的學費,會引發眾怒的”。他說一流大學所打的算盤和其他大學是不一樣的。“它們收取的學費不高,因為他們知道那些對母校心存感激的校友會很慷慨地給母校捐款。”原來常青藤盟校在這方面非常精明,這倒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