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上個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表示,將重新考慮公立大學招生中涉及的“平權法”政策,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其中包括注重子女教育(微博)的華裔各界。“平權法”的實施,到底對華裔和亞裔學生升學產生多大影響;聯邦最高法院提出重新考慮,是否會再度沖擊華裔學生進入名校就讀?該報采訪了曾擔任加大校董的華裔人士李心培。他坦言,公立大學為顧及各族裔學生,在招生時所采取的“平權法”,事實上在實施中并不“平權”,尤其針對學業成績好的華裔和亞裔學生而言,并“不公平”。
“平權法”事實是不“平權”
20世紀90年代初擔任加大校董的李心培指出,60年代初約翰遜總統簽署了《民權法》(Civil Right Movement),當時主要是保護美國非裔,取消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制度,讓非裔享受與其它族裔一樣的平等權利。現在所談及的“平權法”就是從《民權法》引伸出來:給予非裔在就業、求學等各方面的優惠。由此可見,平權法”的提出,其用意和出發點是正確的,也得到了社會民權團體的肯定和贊同。
“但是,早在20年前我就發現,‘平權法’事實上并不針對白人,而是‘歧視’所有在各個行業表現突出的優異族裔,其中包括猶太裔和華裔,也就是說,‘平權法’變得‘不平權’法了”。”李心培坦言。他說,當時依照該法,許多亞裔學生被排擠在外,“理由是人數太多了,導致眾多優秀的華裔學生狀況很慘,無法進入加大系統各大分校。我是唯一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的。”
李心培進一步指出,擔任加大校董后,他與另外一名非裔校董沃特(Walt Connerley)于90年代初支持推薦209提案,明確指出今后加大在招生中,禁止考慮種族的成分(因素)。而上個月聯邦最高法院所要重新考慮的,圍繞的也就是這方面的議題。
實施“平權法”爭議大
“平權法”的推出雖然對弱勢族裔有幫助,但還是引起許多爭議和法律的糾紛。李心培表示,事實上,當初支持和反對“平權法”的雙方各執異見,因為反對方認為,此法不僅白人受牽連,其他族裔也被影響了,其中包括華裔學生在學區內受到歧視。他說:“遺憾的是,當時許多華裔民權組織和個人,還不了解真相,而是一味地支持這項法案,認為華裔應該挺身而出,為非裔族群說話,事實上他們并沒有認清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法案。”
經過數十年的執行,李心培認為現在許多華裔民權組織和個人,看清了事實的真相。看到了如果追求所謂的平權,但大家都是不公平的事實。現在,包括80/20促進會等華裔民權團體,已經從過去支持‘平權法’改為出面呼吁同樣不要歧視華裔,李心培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平權法”的爭執會持續下去
李心培認為,現在聯邦最高法院考慮展開對“平權法”的討論,就是要以全國各地的普遍現象為基準,面對日益增多的拉丁裔、非裔與白人和亞裔學生之間學習成績的差異等問題,加以慎重考量。他表示,與20多年前相比,“平權法”現在所涉及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已不僅限于非裔,還包括了為數眾多的拉丁裔學生。
談及聯邦最高法院對“平權法”可能做出的裁決或解釋,李心培個人認為,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他表示,“我相信有關實施‘平權法’的爭執,今后將會不斷持續下去,不會因為最高法院的重新考慮而改變現狀,最終的結果是‘不了了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