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到了德國,住在德國朋友的家里。朋友很熱情,經常在周末帶我出去旅游。”這個暑假來到德國游學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小方,在博客里對朋友介紹她的德國游學之旅,“朋友的家人給我做導游,口語聽力水平提高得很快喲!”
《中國青年報》近日聯合新浪網進行了一項關于大學生暑期游學的調查,截至8月3日,參與調查人數超過1200人。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32.35%的人打算今年暑假出國游學,94.44%的人會借此機會旅游。其中,55.03%的被調查者選擇自助游;41.55%的人的旅游費用來自兼職薪水所得;34.024%的人會從生活費中節省出旅游費用;18.86%的人的旅游費是由家長支付;28.56%的被調查者能夠接受1萬元以上(包括1萬元)的旅行開支。游學已經成為一種年輕人的時尚學習新方式。
充電第一游玩第二
申同學今年6月剛剛大學畢業,趁著還沒有工作,他打算這個暑期出國游學。他說,上學期間兼職掙了些錢,這些天計劃著參加一個游學團,出國轉轉。希望好好利用這上班前的最后一個假期給自己充充電,順道旅游一下,放松放松。
關于旅游消費,小申認為,許多同學在剛到國外時覺得什么都新鮮,到處游玩瘋狂買東西,有點盲目消費。不但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反而花了很多錢。自己出國時會有選擇地旅游,“我注重的是過程,風景是需要慢慢欣賞的”。
學習不拘泥于形式
楊艷是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大三時在德國學習期間,她還同時游覽了英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希臘等國家。“學習不必拘泥于形式。”她認為,要學好語言,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是很重要的,“要多與人溝通交流,哪怕只是問路點菜這樣的小事,也會從中學到很多。”旅游讓她真正地把學習和游玩結合在一起,多看多說,在了解外國文化習俗的背景下才能事半功倍。
“周游列國”靠朋友
曉嵐來自四川,去年曾到法國游學,她出國的費用都是父母給的。曉嵐說,出國期間她并沒有花很多的錢,卻走遍了大半個歐洲。她在法國旅游時花了不到100歐元,花40歐元去了盧森堡。在荷蘭時,是當地的朋友開車載著一幫人到處轉,連交通費也省了,只花了點吃飯的錢。
曉嵐說,她的同學在不同的國家留學,大家會在論壇上發帖子,自發地結成互換游的手拉手伙伴。每到一個國家,在當地的同學會免費導游,食宿等問題自然也不用多操心。就這樣,曉嵐游遍了大半個歐洲,更重要的是,她“發覺自己開始適應這里的學習生活了”。現在的曉嵐已經拿到了法國一所大學的通知書,即將開始她真正的留學生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