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將給北京創造大約200萬個就業機會,將拉動與此密切相關的電子信息、環保、文化和旅游服務等產業的發展。而上海的“世博會”將為上海在旅游、酒店、餐飲、交通、廣告、零售等行業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
這么多崗位需要這么多高端人才,但是現有的國際化人才僅能滿足1/3的需求。這對于留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契機,如果能把握機會,就能成為奧運會、世博會的緊缺人才?
據統計,“世博會”提供的崗位中特別緊缺的人才有:
規劃設計人才。世博會將吸引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來參展,其中一半的國家要獨立建館,因為每個館代表這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優勢和特點,這就需要有一批跨文化背景的規劃設計人才,包括建筑設計、室內裝潢、平面設計、園景設計等專業領域的人才。
超大型項目組織人才、項目管理人才。奧運會和世博會可以細分出為數不少的超大型項目,而這些超大型項目的籌備和運作需要一批有國際視野的帥才和將才,其主要功能是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證各類項目順利推進的基礎。接受過MBA及管理類專業學習的人才能很好地滿足超大型項目組織及項目管理崗位的需求。
法律人才。漢諾威世博會一共簽署各式合同4500份,2010年上海世博會無論是到訪者的規模,還是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規模都要超過漢諾威。奧運會也同樣需要很多法律人才。
國際政務、國際商務人才。無論奧運會、世博會還是西博會,以及將來舉辦的種種國際化會議,一定都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這樣的趨勢,非常需要具有國際視角的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高級公關人才。中國的公關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這是一個前景非常廣闊的行業,因為各行各業都需要公關人才,不僅是奧運會和世博會需要。
會展人才。會展人才也分成好幾類:專門組織會展,包括會展的招商、招展、招客等;各類會展專業人才,包括會展策劃、設計、工程、制作等;跟會展相關的人才,比如場館的運營,到時候如何管理現場80萬人次的參觀者,也需要專業人才。這涉及到如何提高場館的使用效率、使用效果,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除此以外,人力資源人才、廣告傳播人才、投融資財務分析人才、建筑設計人才、物流人才、進出口貿易人才和金融保險人才等等,都將是將來的國際化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據有關專家分析,國際化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僅靠國內高校的培養是遠遠無法滿足的。在未來的幾年中,這類專業的海歸人士,尤其是碩士以上的高端人才將有廣闊的用武之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