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人數不降反升
赴俄留學計劃讓不少工薪家庭心動不已,不僅是由于所需費用的低廉,在很大程度上還因無需通過任何資格考試便可輕松申請。作為具體負責中俄之間人文領域合作和交流的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成員,于主任也承認目前俄羅斯經濟正處于經濟轉軌期,各高校紛紛降低入學門檻是有著學校創收和教育經費上的考慮的。
去年曾經發生過火災的俄羅斯人民大學,今年也參加了展出。據稱,他們招收中國學生的人數并沒有因為這場災難而減少,俄羅斯教委允許他們招收中國學生人數反而有增加。
于主任對此的評價是,“俄羅斯高校的科研和教學實力首先是應該得到肯定的”。但于主任同時也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對于中國的家長來說,則要更加全面和客觀地了解俄羅斯高校,包括俄社會和經濟的情況,從一種更為成熟的心理上去把握是否要讓孩子去俄學習。”
俄羅斯科學教育部國際教育與合作局局長德米特里耶夫·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也認為兩國在文化交流上應該還會有更大的合作潛力。他說:“目前在俄羅斯在讀的中國留學生有1.2萬人,但這個數字與兩國合作發展的狀況還是遠不相稱的”。雖然并未明確發布俄方會在何時推行赴俄留學所必需的入學資格考試,但他本人表示,俄方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方式與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是一樣的,“不會有任何的特殊照顧”。
雖然俄羅斯國力衰退,但該國高等教育水平,特別是基礎學科仍保持著強國地位,莫斯科大學、圣彼得堡大學等名校絲毫不遜于世界著名高等學府。
回國工作限制多多
除了入學資格問題之外,學生未來的出路問題自然也倍受關注。那些對俄羅斯留學計劃感興趣的家長告訴記者,將孩子送去俄羅斯留學,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孩子學成歸國之后能找到一份體面而稱心的工作。
德米特里耶夫先生也認為,那些曾經在俄羅斯進修過,對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全方位把握的歸國留學生,必然是在華的俄羅斯企業用人的首選。
俄羅斯駐總上海領事館克拉修克副領事透露,目前留學生學得最多的是藝術、醫學、電力技術、計算機、石油等專業。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在華投資的俄羅斯的跨國企業在數量上的稀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內赴俄留學人數的規模。于主任也坦言:“在這其中尤其是能夠提供用人機會的俄企業,實在是太少了。”(實習生楊冬袁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