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員析中介四大問題
■國外院校非法在華設立招生處,非法招生,給非法中介的生存提供了空間;
■非法中介機構和部分合法中介弄虛作假,做假材料,據法國、德國、愛爾蘭等國家統計,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學生的假材料比例達到15%-20%,嚴重損害了中國學生的誠信;
■部分合法中介轉借資質,讓非法中介掛靠,今后一個中介一個牌子一個圖章一個辦公場所,以杜絕非法中介披上合法外衣;
■利用合同,巧立名目,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百姓。據統計,目前留學糾紛中60%是因為合同引起的。
“留學中介將來要實行末位淘汰制度,好的做大,中等的做特色,差的淘汰;現在教育部網站公示的僅為270家留學中介名單,今后要逐步擴大公示范圍,包括老總學歷、經歷以及咨詢師的學歷、從業經驗等等;以后留學中介從業人員入行將筑高門檻,相關咨詢人員將要執證上崗……”,在舉行的第二屆全國自費留學服務中介機構研討會上,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岑建君如是說。
留學中介不再增加
留學中介是唯利是圖的吸血鬼嗎?2003年的留學中介給人們留下了這樣的形象!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岑建君在研討會上說,留學中介中害群之馬只占4%-5%,90%以上中介都是正規的,2004年對于留學中介而言,最重要的是重塑自己的形象。
對于未來留學中介機構的格局,岑建君表示,實行末位淘汰制,質量較好的中介機構做強做大,介于中等層面的機構會形成特色服務機構,而一些小的沒有自己特色的留學中介機構將被淘汰。
同時他透露,今年不會增加留學中介機構的數量,他認為全國270家機構已經超出了留學市場的需求。
從業人員持證上崗
為了進一步規范留學市場,針對利用合同和信息不對稱欺騙百姓的中介,岑建君提出兩大“手術方案”整改。一是建議合法中介使用教育部推出的合同示范文本,同時定期公布中介和國外院校合作的名單,目前已公布了21個國家的1萬所學校。同時成立行業協會,讓行業內部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二是在教育部網站公布中介機構名單的同時,把老總身份經歷學歷以及中介機構人員結構也列入公示范圍,特別指出從業人員將執證上崗,以保證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目前教育部已經在規劃對現有的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