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德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實行免費教育的國家,特別是它對海外學生在學費和住宿等方面也實行一視同仁的政策,則更加令人注目。眾所周知,教育投資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么,為什么德國還要實行免費教育呢?筆者認為,這是由于德國特殊的國情所決定的。
生育高峰過去,教育開始過剩
二戰結束之后,德國人民又重新開始享受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于是,50—60年代的德國(西德)經歷了一個生育高峰。由于人口激增,對教育需求擴大,使得政府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一直在增加教育投資,擴張學校建設。這種規模宏大的學校建設在當時滿足了社會需求,但是,隨著生育高峰的過去,從70年代末開始,德國的生育率一直持續降低,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新生兒的減少,使得需要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全國學校的規模和師資力量沒有減少,教育出現過剩,于是,德國政府決定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著眼于促進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隨著德國經濟的迅速復蘇和發展,德國政府意識到,要保持經濟的持續穩步增長,必須注重國際間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德國一直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國民生產總值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占世界第3位,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占歐洲第一位,這使得精通德語和漢語的專業技術人才成為雙方企業界的搶手貨。因為這些在德國接受教育的中國學生必將在推動兩國經貿合作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德國政府鼓勵并接受大量中國留學生,提供免費教育,從長遠來看,實在是明智之舉。
留學生不僅僅是潛在的經濟動力
德國政府不僅為留學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還努力為他們提供生活方面的幫助,比如,德國政府規定留學生可以合法打工,勤工助學,并且政府還規定了最低工資額,15馬克/小時,相當于人民幣40元。這是一個雙贏的措施,因為德國從事普通工作的勞動力匱乏,大批海外留學生在德國打工,為德國的服務行業提供了臨時勞動力,同時,留學生的衣食住行消費也極大地帶動了當地住房、交通和旅游等公共行業的興旺。同樣,其他一些人口老齡化嚴重和勞動力缺乏的國家,如法國,也對留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還對留學生的住宿實行優惠補貼。
縱貫整個西歐,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國家都對留學生采取很優惠的政策,對他們只收取極低的學費,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的人口少,勞動力不足。如意大利,對海外學生收取的學費很少,1年才1—2萬元人民幣,當然那里的生活消費不低,每年需要5萬人民幣,和英國一樣。
免學費政策還能實行多久
當然,免學費的教育政策對全球的學生都是一個巨大的吸引,隨著這些年海外留學生的大量涌入,校園爆滿,德國因為教育投入太高,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于是,近兩年來在德國一直存在這樣的爭論:應該對留學生收取少量的學費,為國家減輕部分壓力,這樣可以培養更多的學生。但是,從目前來看,德國的留學政策還沒有改動的跡象,只是德國的高校對海外學生的入學申請和德國駐華使館對學生的簽證申請審查越來越嚴格了,門檻也越來越高了。(肖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