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搜狐新聞編輯,
你好!
我是一名中國留英學生。近期,中國媒體多次報道牛津大學本科二年級中國留學生吳楊小姐富有傳奇色彩的新聞。然而,文章刊登后許多讀者對其真實性提出了質疑。為了查清事實,11月19日我與吳楊所在的學院牛津大學St.Hugh’學院和牛津大學新聞處取得了聯系。
以下是我與St.Hugh’s學院學院辦公室主任Honeyman先生的通話記錄(經整理翻譯)。
呂(本人):你好,我是拉夫堡大學的一名中國學生。我注意到,近期中國媒體報道了牛津大學St.Hugh’學院本科二年級中國留學生吳楊的新聞。根據報道,她在上一個學年里以很高的分數通過了考試,其中11們考試的成績在同學中名列榜首;這在牛津大學是史無前例的。基于她的學術成就,(牛津大學)校長向其授予了博士學位,并頒發了6萬鎊的獎學金。您能否澄清此新聞的真實性?
Honeyman(主任):我們知道關于吳小姐的事情。請問,當你聽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呂: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感到很驚訝;我這里許多人都感到很驚訝。
Honeyman:今天早上香港一些記者打電話到院長辦公室。他們說中國大陸的新聞對吳小姐在牛津大學的成功進行了報道。他們希望我們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
我們想聲明的是,吳小姐正在我們這里攻讀第一學位,但至今還沒有從牛津大學拿到任何學位。當然,(關于你剛才提到的博士頭銜的問題)我們希望她(吳楊)(在完成本科課程后)繼續在我們大學深造,(以取得更高學位)。中國的媒體可能以為她正在讀研究生。
呂:牛津大學給她提供6萬鎊的獎學金了嗎?
Honeyman:從來沒聽說過。假的。
呂:您對她‘史無前例的’考試成績有何評論?
Honeyman:對不起,據我知道的情況,我還無法告訴你,(因為我沒有比較過牛津大學800年來學生的考試記錄)。
呂:謝謝您!
Honeyman:不客氣。
以下是從牛津大學新聞處得到的回復。
看來你們被誤導了。牛津大學并不為博士生提供大額的獎學金,也不可能向牛津的任何學生們提供高達6萬鎊的獎勵。
此致,
Jacob O’Shaughnessy,
新聞官
牛津大學
上面是從牛津大學官方得到的消息。為了知道此新聞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和華人學者中有何反響,我采訪了一些人,以下是他們的回答。
拉夫堡大學經濟和銀行學碩士生:‘本科二年級就被授予博士,我覺得不可能,因為那才是大學的剛剛開始。另外,打破800年校史我也不太信’。
金史密斯學院(倫敦大學)大眾傳媒專業本科生:‘牛津大學現在的財務狀況并不好,不會拿出這么多獎學金給一個學生。一次拿6萬鎊獎勵一個優秀學生在牛津不可能出現,在任何一所大學都不能出現。’
拉夫堡大學數學專業中國講師:‘英國大學希望學生們學習好;但不會主動去獎勵好學生。獎學金是要申請的。而且項目,數額也是固定的。’
牛津大學本科畢業生:‘在英國有很多出色的中國學生和學者,他們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比如:我的朋友,牛津大學首位華人教授Cui Zhanfeng。然而,有些新聞記者卻報道一些大家聽都沒有聽到過的事情,我感到很生氣。’
非常榮幸,當天我與牛津大學工程學教授,牛津大學首位華人教授崔戰鋒(音)先生通了電話。崔教授得知此事后覺得很可笑,第一個反應就是‘No,impossible(不,不可能)’。但是,崔教授認為牛津大學的中國學生是相當不錯的。他希望中國的媒體在報道中國留學生和華人學者取得的成績時要實事求是。崔教授最后語重心長地說:‘關于中國留學生,華人學者取得的成就的報道對我們非常鼓勁;可是,如果是假的,那負面影響就太大了’。
此致,
編安!
呂劍鋒
拉夫堡信息科學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