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外國留學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越來越積極推行的政策。
對于接收外國留學生的國家來講,有人上門來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文化,給本國學生帶來世界各地的新鮮氣息,同時外國留學生還自付大筆的鈔票,真是一舉數得。這樣,外國留學生市場就成為一個爭奪激烈的教育市場。
不過,這個市場的競爭者卻不是勢均力敵的。一般來講,青年人多數向往去強勢國家學習先進技術,因此當今的發達的工業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及歐洲便占盡先機;而中國、印度等文明古國,近年來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想來尋古淘金的學生。
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便每年吸引了世界留學生的40%。不過,風水輪流轉,美國近年來雖然留學生人數仍在持續增長,但所占有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減少,目前約占全球留學生市場的32%。
不是美國大學的招生人員不努力。和許多美國學生靠獎學金和貸款不同,外國留學生交的都是硬通貨,他們是各個學校的小金庫。每年爭取合格的留學生就仿佛是一場商場大戰。學校做廣告打知名度,派招生人員到國外"推銷",在世界各地廣設招生辦公室,又積極聯系海外校友,為的就是使海外學生源源不斷而來。
也不是大學所在的州、市不歡迎,留學生來到美國,要租房子住,吃飯、添衣、娛樂消費,是長住數年的外國觀光客,帶來的經濟利益也是巨大的。據估計,外國留學生每年在美國的消費有75億美元之巨,沒有比這樣的教育就地出口貿易更劃算的了。
究其原因,是這個世界變化快。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意識到吸引外國留學生在政治、文化、經濟方面都是大好事。對于有些需要高科技移民的國家來說,這些留學生已經在本國完成了基本教育,再來自己交錢接受幾年的專業訓練就馬上可以楚材晉用,當然是比花大錢慢慢培養本國人員更劃算。
在美國的競爭對手中有三個英語國家: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近年來最為強勁,他們紛紛制訂措施與美國分食這塊美味的"大餅" 。由于英語在許多國家的學校中成為第一外語,英語國家在吸引留學生時比其他語言國家具有明顯優勢。同時,這三個國家又各有其有利的賣點。澳大利亞是亞洲的近鄰,得地利之便;英國原有殖民地國家和地區仍有留學英國的傳統,加上他們有歷史悠久的名校如劍橋、牛津,更是吸引了一批優秀學生;加拿大地廣人稀,社會平和,多次被評為全世界最適于居住的國家,加上其寬松的移民政策,近年來吸引了許多留學生。
另一個讓美國近年來競爭力減弱的原因是大學學費的飛速上漲和美元的持續走強。美國大學學費多年以來以高過通貨膨脹率一倍多的速度上漲,好的私立大學每學年的學雜費現在已在2.2-2.5萬美元之間,再加上一萬美元的食宿費用和其它開銷,這些學校的一個大學生一年要花費三至四萬美元,四年下來有十幾萬。有多少人能支付得起這么高昂的費用呢?以前美元與加元差不多是一兌一的比例,而現在,一加元不到65美分。美元對澳大利亞元的比例在過去一年中也上漲了大約1/3。這就使得其它國家可以較低廉的學費吸引留學生。
出國留學人數最多的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中,亞洲占了九名。1996-1997年度,第一名為日本,有4.6萬多人,中國內地有4.2萬多人。此外,韓國、印度、臺灣地區、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香港特區也都在前10名之列。亞洲學生占所有留學生的一半以上。亞洲金融風暴一起,上述國家和地區多數受到打擊,就使得能夠支付得起美國高昂學費的學生更為減少。歐洲國家則因為本身的教育制度完善而多樣化,來美國留學的學生遠比亞洲國家為少。
在美國國內,國家對吸引留學生方面卻沒有更得力的措施。同時,美國在國外的450多個教育咨詢機構則因經費不足而縮小服務規模。美國50個州中還有45個州沒有對吸引外國留學生提出有效措施。
面對如此局面,美國一些大學和企業的主管呼吁在這樣的世界競爭中,美國不能坐等別人趕上,要保持在這個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就要像任何貿易戰一樣,政府與民間組織一起努力。不過,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是:這個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美國要保持在留學生教育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已經不再容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