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名古屋地區采訪時,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情:一位中國某省城來的高中三年級女生,到愛知縣名古屋市某大學的附屬高中作為期3個月的短期對口留學交流,與此同時,名古屋的一位女高中生也被派到中國留學。那位日本女孩在中國生活得好好的,很快就適應了,而這位中國來的女孩卻怎么也不喜歡名古屋的生活,以至在名古屋只呆了20多天就堅決要求回國,態度強硬,心情煩躁不安,弄得名古屋的這所高中十分尷尬,最后只好讓這個女孩返回中國,中斷短期留學。這所高中目前還在考慮是否還有必要將這種對口留學交流持續下去。
這件事情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決定調查一下中國獨生子女來日本留學的適應情況。調查的結果表明,中國獨生子女來日留學確實存在著水土不服。家長們一半為了自己的“臉面”,一半也為了孩子今后的前程,便千方百計讓孩子赴日留學。孩子們其實內心并無這種要求,但既然父母這么安排了,他們也樂得到異國他鄉看一看。名古屋地區有數位來自中國蘇南的孩子,家長都是當地農村的鎮長、鄉長或私營企業主,他們在經濟上有一定保障,來日本后就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他們本身并不愛學習,左顧右盼也沒看到幾個人在用功讀書,于是他們就心安理得地玩,幾個人經常聚集在一起打撲克、打麻將,甚至夜以繼日,通宵達旦。記者采訪了一位來自蘇南的學生,問他來日一年半了有何打算,他說:“白相相吧。不過大學還是要考的,不考回國交不了帳。”記者問他能考上嗎,他詭秘地一笑,反問記者:“ 能考不上嗎?”
三是獨生子女獨立生活能力差,對家庭的依賴性太強,不少孩子甚至還有相當濃厚的特權思想。來自江蘇常州的一位留學生,來日本后他的包裹就一直不斷,每月一次雷打不動。記者問他父母親都給你寄些什么,他回答:“要什么寄什么,我母親在電話中老問需要什么,我不說她還不高興。”于是醬排骨、熏魚、鹽水鴨、醬牛肉、豬舌頭、衣服、鞋子、口香糖、西瓜子,吃的、用的、穿的,應有盡有。這位留學生覺得挺自豪,父母親很愛護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