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先后有40多萬人出國留學;與此同時,也有10多萬人學成回國。這一“出”一“回”,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頗受人關注。
“出國潮”——以國外的教育充實自己
出國留學是為了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以便更好地為國服務。但也有人對此不解,認為教育投資流失了、人才流失了。對這種說法如何看呢?
出國學習,當然要花一筆費用。國外的學校,大多是要學費的,此外還要花食宿費、交通費等等。這些費用,目前在國內也是要花的。雖然在國外這些費用要高得多,但如果留學者有這樣的經濟條件,何樂而不為呢?況且留學者還可以在國外靠打工掙一些補貼呢,這對留學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個自食其力的鍛煉。至于“人才流失”的說法也不準確。出國留學的人,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國內順利完成了一定階段的學習,出國繼續深造;一是感到在國內求學,競爭太激烈,還不如到國外去留學,視野也許更廣闊。因此,人才是否流失,不是看他在哪里學習,而是看他能否為國或回國服務。
近幾年出現的“出國潮”,也絕非偶然。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發生在廣大民眾之中的一“虛”一“實”的變化。虛者:民眾觀念上的變化。老百姓對教育更加重視了,更深刻地認識到,沒有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就不能適應社會的進步、國家的需要,就不能在社會上取得立足之地。實者:是我們國人的經濟實力發生了變化,民眾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收入還有節余,才能供子女出國留學。雖然這部分人目前還是少數,但比起幾年前,還是大大增加了。這也是“出國潮”的物質之源。
“回國熱”——以自身的才能回報祖國
令人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踏上歸國路,形成了一股“回國熱”。隨著國內改革開放日益深入,經濟實力迅速增長,對海外學子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在國家“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這一正確的留學方針的指引下,早日回國加入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列之中,已成為廣大海外學子的心愿。
深圳是我國較早開發留學人才智力資源的城市。深圳市政府為了鼓勵出國留學人員來深圳工作,采取措施精心筑“巢”,吸引海外“鳳凰”棲枝。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圳市具有一年以上留學經歷的留學回國人員總人數有900多人(如果加上持暫住證等留學人員,總人數約2000多人)。一大批高素質的海外學子紛紛落戶深圳,在科技、教育、金融、醫療和企業管理等領域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現在全國各地都創建了留學人員創業園區,這些留學生創業園的崛起,拓展了一個嶄新而巨大的投資空間,促進了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當今國際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和智力的競爭。開發利用留學人才資源是我國實施人才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
現在歸國留學人員中不少人已成為全國各行各業的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在祖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實踐證明:出國留學,是造就現代人才的一個可取的途徑;學成回國,為民族和國家服務,既是出國留學的出發點,也是它的最后歸宿。
培訓聚焦◎海鴻/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